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麒麟童”周信芳巡演记

(2020-12-11 17:19:20)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麒麟童

麟派周信芳

京剧巡演

分类: 教育史料
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麒麟童”周信芳巡演记
          周信芳,名士楚,字信芳,艺名麒麟童,籍贯浙江慈城(今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1895年1月14日生于江苏淮安。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周先生出身艺人家庭,七岁以“七龄童”艺名登台演出,后改艺名“七灵童”。1907年至上海演出,始用“麒麟童”艺名。周先生在艺术上勇于创造,继承发展民族戏曲现实主义表现方法,塑造具有鲜明性格的典型人物,形成独特的“麒派”表演艺术风格。新中国成立后,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历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京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等职位。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麒麟童”周信芳巡演记

          1958年元月起,周信芳带领由上海京剧院与上海市新民京剧团组成的班底,赴祖国的中南、西南、西北、华北地区七个省十一个城市巡回演出,为期六个月。这次巡演是上海京剧院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巡回演出,剧团为全国各地的观众奉上了一百多场演出。半年中,周信芳每到一个城市都会上演自己的《徐策跑城》、《萧何月下追韩信》、《四进士》、《清风亭》《、乌龙院》、《斩经堂》、《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等代表剧目,经常都是一天一场的演出频率,一路上都是带病演出,令人敬佩。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麒麟童”周信芳巡演记

         现以“无竹居”收藏的当年周信芳率领上海市京剧院和上海市新民京剧全国巡回演出节目单为实例,来记忆各地观众所欣赏京剧艺术大师“麒派”艺术创始人“麒麟童”周信芳先生的高超艺术文化盛宴。
       有关文献显示: 周信芳六岁随父周慰堂(演青衣,艺名金琴仙)旅居杭州,从陈长兴练功学戏。七岁登台演《铁莲花》中的定生,艺名“七龄童”。在京城进喜连成科班,曾与梅兰芳等同台演出,又与谭鑫培等同台演出,演技渐趋成熟。在唱腔艺术方面,周先生吸取了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汪笑侬、夏氏兄弟、潘月樵、王鸿寿、沈韵秋、李春来、冯子和、刘永春、苏廷奎等前辈的艺术特点,又经常与许多同辈名家合作,在交流与借鉴中融会贯通,独创一格。嗓音带沙但中气足,恰好形成了麒派的基本特色,他的唱腔接近口语,酣畅朴直;念白饱满有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以“化短为长”形成了麒派唱腔的独特风格;注重做功,表演从人物内心出发调动唱、念、做、打全部予以充分展示,因内外和谐而真实生动。善用髯口、服饰及道具等来塑造人物;在音乐作曲、锣鼓、服装、化妆等方面作了革新和创作,也是麒派艺术的根基,使人物在塑造性格和表达感情上达到舞台艺术的最高境界。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麒麟童”周信芳巡演记

         该演出节目单一改常态,除封面和封底印制名家剧照之外,内页全部是剧目介绍和演职人员介绍。 由此巡演节目单可知:周先生演出的代表作品:《徐策跑城》、《乌龙院》、《萧何月下追韩信》、《四进士》、《扫松下书》、《清风亭》、《坐楼杀惜》、《义责王魁》、《打严嵩》、《宋教仁》、《雷雨》、《学拳打金刚》、《洪承畴》《、徽钦二帝》、《史可法》、《香妃》、《董小宛》、《亡蜀恨》、《十五贯》《、海瑞上疏》  等。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麒麟童”周信芳巡演记

        周信芳在表演上的最突出之处是高度重视角色的性格化,不仅一两个角色力求演活,几乎是他所有的代表剧目中的角色都是活的。他演萧何追韩信时的骑马就是萧何此时此刻的骑马,徐策跑城就只能是徐策的跑,宋江杀阎婆惜时的拔刀插刀也只能是宋江特有的动作。周信芳在京剧舞台艺术上的又一突出之处是他在舞台上决不独善其身,决不只顾自己个人突出,而是十分重视舞台上的艺术完整性。周信芳的表演既全方位地表达了京剧传统,又吸收地方戏、电影、话剧、芭蕾舞、华尔兹、探戈等多种表演方式的精华,对传统京剧加以创新,被公认为京剧海派代表人物。
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麒麟童”周信芳巡演记

        此次全国巡演中,与周先生同台演出或配戏、或独扛大梁的京剧名家还有:饰演赵五娘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金素雯,是著名京剧旦角演员,早年在杭州学戏,后与姐姐金素琴到上海搭班演戏,深得欧阳予倩的赏识。20世纪30年代,曾参加欧阳予倩主持的中华剧团,主演《人面桃花》等名剧。同时,还与移风社的高百岁、李紫英等青年艺人编演了一出激发民族气节的戏——《徽钦二帝》。1939年至1940年,与周信芳、高百岁、王熙春等演出于卡尔登戏院,并于1940年1月23日与周信芳及移风社为救济难民而举办慈善义演。1949年后,一直留在上海,参加上海京剧院,和周信芳长期配戏,在《秦香莲》《清风亭》《文天祥》《海瑞上疏》等剧中扮演主要角色。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麒麟童”周信芳巡演记

        在《四郎探母》一剧中,饰演杨延辉的著名京剧老生,迟世恭早年入富连成科班,开蒙从教授张连福学老生,如《取成都》《天水关》《朱砂痣》《辕门斩子》《四郎探母》《失街亭》《金水桥》《捉放曹》等,均得张真传。后从教授张盛禄学《上天台》《雍凉关》,从教授王喜秀学《战北原》《珠帘寨》《刺王僚》。更从教授张盛禄学《举鼎观画》《武家坡》《黄鹤楼》。从张连福学《赶三关》。从王喜秀学《牧羊圈》到。扮演铁镜公主的张蘭云,亦是出类拔萃的京剧名家。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麒麟童”周信芳巡演记

           周先生被誉为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师。他不但精通表演艺术,而且还是编、导全才。同时,又是一位热情关怀青年艺术人才成长的的杰出表演艺术教师。周先生长期从事艺术工作的态度严谨。在艺术创造上,追求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这种艺无止境,锲而不舍的精神永远值得青年艺术工作者发奋学习。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麒麟童”周信芳巡演记

        一纸泛着历史印记的巡演节目单,为人们呈现出这一段弥足珍贵的岁月。为研究传统京剧剧目的继承和发展,京剧流派的特点,京剧艺术名家的艺术经历等等,有重要参考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