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食人间烟火的神仙
----民国金漆木雕八仙花板赏析
八仙过海、八仙祝寿等有关八仙的传说故事,在民间留传已久,家喻户晓。因八仙来自社会的不同阶层,而且多是平民,贴近民众生活,在传统民俗中蕴含着吉祥如意美好幸福生活愿望,因此,深受民众的喜爱和追捧。
历史上,有关八仙的文学艺术作品可谓俯拾皆是,八仙的画像在雕刻、绘画、剪纸、瓷器、玉器等各种艺术形式上,皆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八仙造型出现。
八仙之名,历代说法不一,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代吴元泰《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李玄)、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张果)、吕洞宾(吕岩)、何仙姑(何琼)、蓝采和(许坚)、韩湘子、曹国舅(曹景休)等八位仙人及排名。八仙的组成及排名次序,已经与后来所传八仙完全一致,民间普遍接受。
皇粮国税博物馆在征集地方区域社会生活实用器物时,征得一批明清木雕花板,其中就有四副清代木刻“八仙”图案金漆花板构件。该四副木雕构件采用传统浅浮雕雕刻方法,图案以八仙人物形象纹饰为主题,设计构思充满和谐喜庆,幸福圆满,荣华富贵之气象。八仙人物形象开脸端庄喜祥,和颜悦色,可爱可敬,极具亲和力。人物衣着朴实自然,所持法器在静态中显现出动态神韵,人物形象、人物性格、人物故事充满乐观向上精神。
该四副金漆木雕花板均以采用长方形构图,木板中间为长方形开光,整个布局犹如一个长方形“回”字形状,构成了回纹独特的简洁、规整又庄严外部轮廓。其内“回”纹饰中间又设计为海棠花式纹饰或变体纹饰开光,使整个画面和谐庄重沉稳。内“回”纹饰四角构图为四朵四方连续图案的牡丹花四分之一花朵,约隐约现的牡丹花,彰显出四季富贵,四方吉祥,和谐生机勃勃景象。每块花板设计两位仙人,四块花板将八仙人物勾画全面。每块花板上的两位仙人脚踩祥云,或携带或手持各自法器,神情自若,或交流仙语,或凝视人间,身旁祥云飘飘,一派和气盛祥。
民间谚语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相传,一次八仙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酒至酣时,铁拐李提议乘兴到海上一游。众仙齐声附合,并言定各凭道法渡海,不得乘舟。汉钟离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坦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远处漂去。何仙姑将荷花往水中一抛,顿时红光万道,仙姑伫立荷花之上,随波漂游。随后,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韩湘子、蓝采和也纷纷将各自宝物抛入水中,借助宝物大显神通,游向东海。后来,人们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完成共同的事业。八仙所持的檀板、扇子、洞箫、渔鼓、宝剑、葫芦、荷花、花篮等八物为“八宝”,代表八仙之品。也有艺术作品之中展现八仙的八宝,如雕刻、年画、刺绣、瓷器、花灯等,民间俗称“暗八仙”。
俗语云:神仙不食人间烟火。人间烟火是指炊烟,引申的意思就是饭,人人都得吃饭,只有神仙不用吃饭,所以用不食人间烟火。八仙与其它神仙不同,均为凡人得道,在凡间知冷暖,晓饥饿,民情道义,善恶真丑,样样知明,其个性与百姓较为接近,所以,八仙是最食人间烟火。在民间传说中,八仙分别代表着男、女、老、少、富、贵、贫、贱。
神话小说《八仙过海》,借用了八卦的五行象,并采取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出来八仙的卦象与宝器及宝器寓意:
一:铁拐李
代表:贱;贱到至极是富贵;
铁拐李属于兑金之象,以铁拐为足,铁属金,足在下属阴,表示柔金之象,好别于乾刚之金。葫芦则为其所持宝物,象征喜悦,故手持葫芦,存福气,可救济众生。铁拐李在民间传说中为八仙之首,有的书中称其姓李,名洪水,隋朝峡人,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则说他姓李,名玄。据说他本来长的十分魁梧,相貌堂堂。在砀山洞中修行。老君授他金箍一道收束乱发,授予铁拐一根助拄跛足。李铁拐还常背一葫芦,据说里面装有仙药,降到人间时,专门用来治病救人。
二:钟离权
代表:贫;贫到至极即富有;
钟离权在八仙中名气仅次于铁拐李,排名第二。姓钟离,名权,字云房,号正阳子。京兆咸阳(今陕西)人,据说是东汉时期人。华阳真人教他太乙九圭、火符金丹,洞晓玄玄之道。最终在崆峒山紫禁四皓峰得到玉匣秘诀,成了一位仙人。传说他在唐朝的时候度化了吕洞宾,是道教北五祖之一。他的形象常常是袒胸露乳,手摇棕扇,大眼睛,红脸膛,头上扎了两个丫髻,神态自若,是个闲散的汉子。
钟离权属于离火之象。汉钟离性情猛悍,他的宝扇一扇则出火,火烧龙宫等皆汉钟离所为。芭蕉扇却是其宝物,钟祖修仙之前为东汉将领,性烈如火,芭蕉扇取以智慧力降心魔之意,有起死回生之能。
三:张果老
张果老是八仙中年迈的仙翁,名“张果”,因在八仙中年事最高,人们尊称其为“张果老”,据史书上记载确有其人,是唐朝的道士,擅长法术,经常隐居在恒州中条山,往来于汾晋之间,民间传说他活了数百岁,所以人们尊称他为张果老。据说唐太宗、唐高宗知道以后,就派使者召见他入宫做官,他都不愿意去。到了武则天时期,不得已奉召出山,走到半路假装死去又未去成。民间传说他常背负一个道情筒,倒骑白驴,云游四方,宣唱道情,劝化度人。后来民间的名言“骑驴看唱本”就源于此。张果老属于震木之象,位列正东。因张果老于月宫砍梭椤树,树本为刚木,以别于柔木。鱼鼓是其所持宝物,“鱼鼓频敲有梵音”,有预测前途、卜算是非之能。
四:吕洞宾
代表:男;男中大丈夫
八仙中流传故事最多的当数吕洞宾,在道教中,全真道奉其为“纯阳祖师”,又称“吕祖”。吕洞宾,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原名吕喦("喦”或作“岩”),字洞宾,以字行,道号纯阳子,绰号回道人。吕洞宾为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是传说中著名的仙人及道教的八仙之一。无论在道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是八仙中人情味最浓的一个,潇洒、风趣,为民除暴安良,斩妖除怪,还好酒好色,世间流传有《吕洞宾三戏白牡丹》的传说,他的传说既多且杂,但从中也可看出原是唐代一位慕道的士人,后被人们神化成仙。至今在河南睢县仍然保留有明兵部尚书袁可立为祭祀吕洞宾而建的袁家山吕祖庙。吕洞宾属于乾金之象。乾卦纯阳,故称纯阳老祖,所用宝剑亦曰纯阳剑。“剑现灵光魑魅惊”,暗喻乾金之像,可镇邪驱魔。
五:何仙姑
代表:女;女中真豪杰
何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有关其身世说法不一。据说原名何秀姑,生于唐武则天时期,出生时紫云绕室,头顶上有六道毫光。从小智慧敏捷,聪敏过人。15岁时,梦见神人教她食云母粉,于是轻身如飞,往来于山顶之间,每天早上外出,晚上采山果孝敬母亲。后来辟谷,言语异常,武则天听说后,派使者召请,中途不知方向,有人说在唐中宗时八月初八飞天。还有一种说法是,何仙姑13岁时入山,遇仙人吕洞宾,吕赐其一桃,吃了以后不饥不饿,并能预知祸福之事,颇为灵验。何仙姑属于坤土之象,她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为柔土。荷花是其所持法宝,取“手执荷花不染尘”之意,坤者厚德载物,以修身养性。
六:蓝采和
代表:少;少年更老成
蓝采和,本为男子,但在造像中或戏曲中常常女装打扮,手提花篮,据说他本是赤脚大仙降生,原来是一名游方的道士。南唐沈汾《续仙传》、宋初《太平广记》、陆游《南唐书》等书均载有他的事迹,唐末至五代时人。其行为怪僻,贪杯喜唱,平时穿一身破蓝衫,一只脚穿只靴子,另一只则光着脚丫子。夏天穿的是棉衣服,冬天卧于雪地中,气出如蒸。经常手持三尺多长的大拍唱板,在城市里边走边唱,带醉踏歌,似狂非狂,有人施钱给他,他大都送给贫苦人,蓝采和居无定处,四海为家。他最有名的踏歌是: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日纷纷来更多,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见桑田生白波,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工嵯峨!蓝采和属于巽木之象,手拿兰草,草本皆为柔木。花篮便是其的贴身法宝,花篮内蓄无凡品,能通人心,治人情。
七:韩湘子
代表:富;富贵为民生
韩湘子,字清夫,是古代民间传说故事中的八仙之一,形象是一位手持长笛的英俊少年。擅吹洞箫,拜吕洞宾为师学道。道教音乐《天花引》,相传为韩湘子所作。有说法称他是唐朝韩愈的侄孙子韩湘。传说,汉丞相安抚有一女儿,名叫灵灵,才貌双全,已许配韩湘。但是汉帝想把她婚配与皇侄,安抚坚决不同意。汉帝大怒,将韩湘罢官发配。韩湘子出家,隐居于终南山修道,得成正果,列为八仙之七。
韩湘子属于坎水之象。小说中有民间大旱,韩湘子为民众吹箫降雨一节。横笛则代表韩湘子韩祖,韩祖为韩愈子侄,曾在韩愈面前显露仙法,于隆冬之中,令花草盛开,故寓意万物滋生。
八:曹国舅
代表:贵;不慕富贵志在清虚
曹国舅排名八仙之末,出现的时间最晚,流传的仙话也较少。这位神仙的形象是头戴纱帽,身穿红袍官服,手持阴阳板(玉板),与其他仙人的打扮迥然不同。传说他是宋朝的皇帝宋仁宗曹皇后的长弟,名景休。他天资淳善,志在清虚,不慕虚荣,不喜富贵。后来因为他的弟弟骄纵不守法,残害人命。曹国舅深以为耻,于是隐迹山岩,穿戴平民的衣帽,但精心思考的是玄妙深奥的道理。一天,他遇到了钟离权和吕洞宾两位仙人,传授他还真秘术,点化指引他入了仙人的团队。还有一种说法,说他出家时皇帝赐他一块金牌,后来过黄河时没有船费,就以此抵押,恰好遇到了吕洞宾,与他一起同游,因此悟道而名列“八仙”。
曹国舅属于艮土之象,阴阳玉板是其所持宝物,玉者天地钟灵毓秀之气,能静人心,让人自然清净,可净化环境。
八仙多彩多姿的凡间故事,与修道成仙的非凡故事,以及代表了男女老幼、富贵贫贱的民间社会生活,成为民间艺术常见受欢迎的题材。该四幅完整一组八仙人物形象木刻雕版花板,人物设计通达爽直,雕刻技法精湛,刻画线条流畅,人物外在气质与内心性情完美统一。整体施以大红漆饰,人物及牡丹施以金粉漆饰,显现出一派祥和华贵喜庆景象。该组民国民间八仙艺术木刻花板构件,对于研究八仙文化有重要参考价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