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拯救移动计算
(2014-11-21 12:14:00)
标签:
股票it |
分类: 天天IT |
长期以来,电池一直是制约移动计算发展的瓶颈。锂电池技术,自1991年索尼公司发布的首个商用锂离子电池以来,虽然在在充电效率、电池容量、发热冷却等方面已有诸多改进,但与23年前并无本质进步。
锂的原子序数是3,有三个质子,是最轻的碱金属元素。它是元素周期表上,已知材料中最适合用来制备移动电池正极的材料。材料是电池技术突破难以逾越障碍,虽有多种新材料在研发,但距商用仍很遥远。
与WIFI随时随地上网类似,随时随地充电是解决移动设备电源难题的另一思路。如能在家里、工作场所、娱乐场所、交通工具上随时随地无线充电(无线充电与无线供电在技术上并无差别),就不需要提高电池容量,缓解移动计算不断提高电池容量的压力。
无线充电技术研发始于2007年,已形成三大产业联盟:无线充电联盟(Wireless
WPC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以“Qi”为标识,有此标识的设备可通用,互相充电,是推出最早,市场份额最大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Qi采用工作频率为22KHz的电磁感应方式实现无线供电,其原理类似于变压器。PMA的解决方案与Qi相同,只是工作频率更高,达到277-357kHz。PMA因星巴克宣布在店面布置而大热,有后来居上之势。
A4WP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采用磁共振方式。磁共振方式的原理与声音的共振原理相同。排列在磁场中的具有相同共振频率的线圈,会在特定的频率上共振,从而传递能量。A4WP方案的工作频率为13.56MHz。
电磁感应方式与磁共振方式的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92%和95%,均安全,无损健康。电磁感应方式的工作距离为数毫米至数厘米。充电时设备需精确对准充电区。磁共振方式工作距离为数厘米至数米,充电时设备无需精确对准,且可同时为多个设备充电。这两种规格的无线充电产品市场上均可见到,都由充电器和充电套组成。将充电套套在手机上,接上充电套的USB线,就可以无线充电。
2013年9月,无线充电领域的创业企业Ossia宣布了一种全新无线充电解决方案Cota。它采用无线电方式传递能量,频率在2.4到5.8
总体上看,一是无线充电(供电)技术日趋成熟,二是穿戴式设备和物联网的面临爆发式发展,三是电池技术新突破遥遥无期。这些因素使得无线充电(供电)发展的步伐大大加快,有望使移动计算以无线充电为突破口,克服电池瓶颈,获得新一轮大发展。有人甚至预言,2015年将是无线充电爆发年。
也许有一天,无线供电终将成为移动计算的主流供能方式,而电池则成为备用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