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场技术重新定义数码相机
(2014-05-07 13:40:58)
标签:
it |
分类: 老鬼制造 |
4月25日,在2011年发布首款消费级“先照相后聚焦”的光场机之后,
如果不涉及产品和产业,与传统相机相比,光场相机在技术上确实属于革命性的创新。
光场理论于1936年提出。该理论定义了光线传播的光场函数。光场函数指出,三维空间里的任意一束光,可以用空间三维坐标x、y、x以及它与水平面及垂直面的夹角等五个参数唯一定义和描述。对于相机,这五个参数可以转换成光线落在在感光平面上的x、y坐标,光线通过镜头平面时的u、v坐标和镜头与感光平面的距离等五个参数。由于相机镜头与感光平面的距离为常数,因此,按照光场函数,对于相机而言,每一束光可由x、y、u、v四个参数唯一确定,是为光场四维函数。
与第一款产品相比,Lytro
自Lytro推出光场相机以后,诺基亚、HTC等一批手机厂商相继推出“先照相后聚焦”概念的智能手机。这些被媒体称之为“类光场相机”的技术并不是真正的光场技术。诺基亚手机采用一次拍不同焦点数张片子的方案。当用户调整焦点时,通过对数张片子进行处理实现后聚焦。HTC则采用多加一个镜头,获得景深数据。这些方案只能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才能较好完成“先照相后聚焦”。其性能功能与真正的光场相机相去甚远。
光场相机的问世与走向成熟,使很多专业人士引以为傲的摄影技术面临“报废”,传统相机产业已从技术原理上被动摇。数码革了胶片的命,光场影像会革传统数码影像的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