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意拳廉花
意拳廉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130
  • 关注人气:3,0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站桩时如何做到松而不懈,紧而不僵?

(2018-08-24 11:00:25)
标签:

文化

分类: 拳学杂谈
站桩时如何做到松而不懈,紧而不僵?

一. 舒适是筋的松柔,得力是骨的中正
      站桩首要的要件即为:骨正筋柔,气血自流;骨正:指练习者自身骨架端正,筋柔:是指练习者自身除骨骼以外的部分均处于主动放松的状态。骨正筋柔,气血自流就是《内经》所明示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人体健康无恙的理想情形,而骨架的中正则是户枢不蠹的先决条件之一。在站桩实践中,我们直观体察到人体筋的作用之一是起着维护人体骨架中正的作用,特别是当人在主动调节骨架并使之保持某一时间段内的合规中正时,筋的作用就更显得重要。在练习站桩功的状态下,筋绝不可出现松懈无力的情形,相反筋必须保持得力且舒适的状态,即放松至筋柔又不至使其失去正常功能的状态;而如此始终方能符合在保持骨架的持续中正的同时又整体舒适得力的这一站桩的核心要求。在此筋的放松柔软与骨架的挺拔中正互为表里,相伴相生,舒适是筋的松柔,得力是骨的中正,两者相依适度互为依附与支撑不可偏废。

二. 执着形成了僵,固化造就了懈
      在日常每一次的站桩过程中人们只要执着于放松,持续下去就会造成桩形的变异形成所谓的“懈”。另一方面由于执着于桩形外在的挺拔全力维持其所谓的纹丝不动的效果,并以此体现练习者“定力”的高深,就会造成所谓的“僵”。僵与懈的形成都与心念的执着固化直接相关,执着形成了僵,固化成就了懈,这些本质上都是站桩常见的错误。由于站桩练习者的心念执着于放松而忽视了桩型应有的挺拔,进而逐渐导致桩的松懈变形;如此心念运用的错误之处在于“松”的指令运用淡化了桩的得力状态,亦或说站桩放松状态的极限是必须保持得力状态的存续,一旦桩得力状态消失就是必然会出现“懈”的错误。同理“僵”的错误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保持桩态巍然不动的心念指令对冲掉了桩的舒适状态,致使整个站桩状态越来越紧直至僵硬化;就此应当明确的是:在站桩过程中“定力”的运用以不破坏桩态的舒适为原则,而“放松”的践行则以不淡化桩的挺拔合规为圭臬。总之、解决“懈”与“僵”的问题本质是一个掌握好“懈”与得力,“僵”与舒适的“度”的问题。

三. 舒适是前提,得力是结果。
     怎样才能做到“舒适,得力”?当站桩练习者每次练习站桩功的时候,应当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对自己桩态进行逐步的检查,凡没达到放松,平衡,舒适的部位都要及时处理使之达到。处理的方法是在三维空间即前后,左右,上下六个平面逐一调整直至达到放松,平衡,舒适的状态。当然,一味的追求放松,平衡,舒适的状态是不可能实现站桩追求的健康身体增长功力的最终目标的;因为这里缺乏站桩最核心的元素之一即内力的训练。所谓内力,体现在站桩时的技术性描述,一般便于理解的语言文字是“挣力”这两个字;这种挣力首先要使桩态达到放松,平衡,舒适的状态,进而挣力要维持桩态的挺拔,均整,合规已实现桩的内外在要求,如此便是所谓的得力。可以说站桩训练舒适是前提,得力是结果,两者是一体两面缺一不可。

四. 整体上的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的意识运用
    一般正常人在站桩初期多是为了获得身体的健康,进而是为了求得整体劲力以提高技击自卫的水平。在站桩练习的各个阶段站桩功的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的要领依然重要且仍具有统领性的作用,并且需要具有更高的水平适应性和可操作性。限于篇幅,这里仅就意识运用的分布稍加介绍如下:
用广大拳友喜欢的“真传一句话”的概括式讲授方式来说:“下实上虚”就是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的较高层次要求的实在内涵。
     再略加赘述就是:在站桩时下肢的意识指令为:笃实稳定,躯干部分的意识指令为:混成松柔,头部的意识指令为:清净安详。按照现代人喜欢数字化的习惯首先假定练习者的意识强度为“十”,则可以把练习者下肢的意识强度数字化为十分之七,躯干部分为十分之三,头部为零。




    站桩要点
      站桩是练习内功的好方法,可以充分挖掘人体潜在的生命原动力,增强内劲。内功是外功的基础和源泉,内功过人,外功即可如虎添翼。因此,掌握站桩要诀、提高站桩质量,十分重要。
     站桩的地点随处都行,不过最好选择有山有水有树有花草的地方,选择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新鲜的地方,选择一个比较清净的地方,选择一个你愿意去的地方。
     站桩面向哪里由自己选择。面向太阳出来的方向,或者面向自己喜欢站的方向都行。也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看的目标,面向这个目标站桩。如果在树林里站桩,可以面向你所喜欢的绿色,绿色养眼,可收一举两得之功效。

     站桩时,要两腿分开,与肩同宽。两臂向内微微弯曲,慢慢上举,与胸同高。两手自然伸开,掌心相对,或与中丹田相对。全身自然放松,心静如水。要注意松不是软,松不是散。松是舒展,是舒松筋骨,是向外延伸而使气血畅行无阻。如果丢掉舒展,松只能成为松软无力、干瘪软缩。少许,两掌心就会感到微微发热,这是毛细血管扩张了,时间长了你就会觉得双手握不住拳头。站一会儿,两掌心可以慢慢向下少许,慢慢下按,就像按着大气球一样。再过一会儿,两手可以继续慢慢向下,掌心相对或与下丹田相对,眼帘下垂,意守丹田,松静自然。全身放松,顺其自然,逐渐达到忘我的境界。

    站桩要由意念来导引。意就是气,守意就是守气,守气就是守神,守神就是养生。站桩要求松静,松是轻松其体,静是清虚其心。站在那里,双臂微微弯曲,掌心在胸前相对,好似顶天立地怀抱大树。双臂向内用力,就能把大树抱细;向外用力,又能把大树拉粗。有时意念下沉丹田,或通过双腿一直沉到脚跟,向下深入无限远;然后,脚踩,腿蹬,腰挺,头顶,力量通过中枢神经一节一节一直达到大椎,通过双肩、双臂回到手心和指尖,然后再从指尖一点一点慢回到脚跟,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这时候,不是用眼睛去看,不是用耳朵去听,而是用全身的毛孔去感受,达到不看而见、不听而闻的境界,身前身后有了什么动静,不用睁眼就清楚明白。时间久了,你会感到双臂微微发凉,那是浑身的火气都消除了。消除了火气,一身就有了精气神,就会身强力壮。
站桩还要配上呼吸。吸,细而匀长,吸天地之灵气,一直吸人丹田滋润全身。两手微微分开,觉得全身膨胀、顶天立地,双目眺望远方山头,感到自身高大无比,甚至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有时可以采取体吸法、胎吸法、龟吸法,或用五心百孔去吸,仿佛吸入天地万物能量,全身觉得融和通畅。有时候,太阳出来了,仿佛一缕阳光注入体内,这就是采日之精华。呼,两手微微相合,身体缩小,气往下行,通过涌泉、劳宫向外发放或向五心充足。就这样,随着呼吸松静开合,全身变大、缩小,变大、缩小,有着一种松绵软麻、舒适轻盈的感觉,守我自然之躯,养我浩然之气,从而达到协调全身、统一机能之目的。
站桩的最高境界是陶醉,是忘我,是达到天地人极度的和谐与统一。松静自然,舒眉垂腮,似静非静,似动非动,似想非想,似看非看,似站非站,似练非练,不聚不散,不持不懈,找到自己的最佳状态,去享受自然,去调身、行气、养神。陶醉于幽静美境之中,陶醉于清爽空气之中,仿佛自己已经同四周的空气融为一体,已经同高山大河融为一体,已经同天地自然融为一体,已经同整个宇宙融为一体,与天地齐寿,与日月同辉。

      站桩时间的长短没有硬性的规定。想站就多站一会儿,不想站就少站一会儿,一般不少于五分钟就好。站完了,双手可从前胸往下推拿几次,按揉丹田,顺时针揉几圈,逆时针揉几圈。然后双手叉腰,按揉命门,从腰部向后向下推拿几次,一直推到尾骨。最后,十指梳头,上下叩齿,再搓搓双手,搓搓脸,搓搓额头、眉眼、鼻子、两颊、后耳、脖子、后脑勺等,浑身轻松舒适。
站桩有法又无定法,法无定法是真法。想在哪里站就在哪里站,想怎么站就怎么站,想做什么动作就做什么动作,贵在坚持,持之以恒。站到一定功夫,即可达到脱规而守规、随心所欲的境界。
    站桩不仅可以增强内劲,而且可以健脑,可以益智,可以充分挖掘自身潜在的能量。长期坚持,自健身祛病、延年益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