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迈闲暇,同侪相邀,难却去留。念鸥盟曾结,烟涛共饮;词笺互答,风雨同舟。堤畔垂杨,阶前芳草,如血斜阳照画楼。凭栏处,笑流光太促,几十春秋。
无成最怕回眸。叹年少、风华意气遒。恰明烛夜半,心追往哲;芸窗苦志,力竞上游。笔底波澜,胸中丘壑,甘为渔樵牧马牛。何须问,看云舒云卷,转瞬白头。杨沛郁《沁园春·老迈闲暇》2025.8.2
这首《沁园春》以深沉的情感、凝练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历程的回顾与感慨,既有对往昔豪情壮志的追忆,又有对当下闲适生活的体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上阕以“老迈闲暇”开篇,点明作者当下的生活状态,在“同侪相邀,难却去留”中,展现出一种无奈却又不失从容的心态。“念鸥盟曾结,烟涛共饮;词笺互答,风雨同舟”,笔锋一转,将回忆拉回到往昔与友人结盟、把酒言欢、诗词唱和、共渡风雨的岁月,那些共同经历的美好与艰难,都化作了珍贵的记忆。“堤畔垂杨,阶前芳草,如血斜阳照画楼”,通过描绘垂杨、芳草、斜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感伤的氛围,暗示时光的流逝。“凭栏处,笑流光太促,几十春秋”,一个“笑”字,既有对岁月匆匆的无奈,也透露出一种豁达与释然。
下阕以“无成最怕回眸”直抒胸臆,表达了回首人生时,对未能实现抱负的遗憾与感慨。“叹年少、风华意气遒”,回忆起年少时的风华正茂、意气风发,与当下的心境形成鲜明对比。“恰明烛夜半,心追往哲;芸窗苦志,力竞上游”,具体描述了年少时勤奋苦读、追求上进的情景,展现了曾经的拼搏与努力。“笔底波澜,胸中丘壑,甘为渔樵牧马牛”,尽管内心有着波澜壮阔的志向与才华,但如今却甘愿过着平淡如渔樵牧马的生活,这种转变中蕴含着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何须问,看云舒云卷,转瞬白头”,以云卷云舒的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起伏与变幻,最终以“转瞬白头”作结,再次强调了时光的易逝,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全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描写与感悟,展现了作者从年少时的拼搏到年老时的豁达的心路历程,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与感慨,又有对当下的珍惜与释然,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
这首《沁园春》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时光易逝、壮志未酬却又释然自适的复杂心绪,逐句解析如下:
上阕:忆旧时光,叹岁月匆匆
老迈闲暇,同侪相邀,难却去留:年老后清闲无事,同辈友人相邀相聚,难以拒绝这份情谊,便决定前往。
念鸥盟曾结,烟涛共饮;词笺互答,风雨同舟:回忆起当年与友人结下的深厚情谊(“鸥盟”常指志同道合的盟约),曾一起在烟浪滚滚的江湖共饮,以诗词书信相互唱和,风雨中也携手同行。
堤畔垂杨,阶前芳草,如血斜阳照画楼:眼前浮现出往昔的场景:堤边的垂柳、阶前的青草,还有如血般的夕阳映照在画楼上,景色依旧,时光却已远去。
凭栏处,笑流光太促,几十春秋:凭栏远望时,不禁感叹时光过得太快,几十年的光阴转眼就过去了。
下阕:忆年少壮志,悟晚年自适
无成最怕回眸。叹年少、风华意气遒:回首一生,怕的是一事无成。可叹年轻时,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充满豪情壮志。
恰明烛夜半,心追往哲;芸窗苦志,力竞上游:那时常常夜半挑灯苦读,心中追慕古代的贤哲;在书斋中刻苦立志,努力拼搏,力争上游。
笔底波澜,胸中丘壑,甘为渔樵牧马牛:曾有过笔下生波澜、胸中有丘壑的抱负(指有文学才华和远大志向),如今却甘愿做个渔翁、樵夫或牧牛人,过着平凡的生活。
何须问,看云舒云卷,转瞬白头:不必再追问成败得失,看天上云卷云舒,人生本就如此,转眼就已白头,坦然接受便好。
全词以“今”起笔,牵出“昔”,在回忆与现实的交织中,既流露对往昔情谊与壮志的怀念,也透着对晚年平淡生活的释然,情感真挚而深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