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沛郁:折桂令·送春归

(2025-05-14 16:07:35)
分类: 杨柳依依
  盼春来又送春归,飞絮沾衣,处处芳菲。烟柳长亭,漓江影瘦、北海鸥飞。
  
  挥彩笔风帘翠幕,寄锦书雁阵斜晖。人在书斋,诗题桂岭,心在邕溪。杨沛郁《折桂令·送春归》2025.11
  
  这首《折桂令》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末夏初的景致,同时融入了诗人的离愁别绪与书斋雅趣。以下是对作品的赏析:
  
  1. 时空交织的春归图
  
  开篇"盼春来又送春归"点出惜春之情,飞絮沾衣、芳菲遍地的意象既展现春的绚烂,又暗含"春去也"的惆怅。"烟柳长亭"化用古典送别意象,"漓江影瘦"以水影清瘦拟人化传递寂寥,与"北海鸥飞"的动景构成疏朗与空阔的对照,空间从近及远层层推开。
  
  2. 虚实相生的抒情手法
  
  "挥彩笔风帘翠幕"虚写追忆中的繁华盛景,"寄锦书雁阵斜晖"则借鸿雁传书典故,将思念托付于斜阳雁影。此处"彩笔"(江淹典故)与"锦书"(李清照意象)的化用不着痕迹,文人雅趣与离情交织。
  
  3. 收束于书斋的禅意
  
  末三句以"人在书斋"的实景与"心在邕溪"的虚境呼应,形成空间张力。"诗题桂岭"既实指广西风物(桂岭为广西山名),又暗合"折桂"曲牌,双关巧妙。最终以邕溪(南宁母亲河)收尾,将飘飞的思绪锚定于八桂大地,余韵悠长。
  
  4. 音律特色
  
  全篇严守《折桂令》格律,平仄相谐。"飞""晖""菲""飞""溪"等齐微韵的选用,营造出轻盈中略带缠绵的音效,与絮飞雁远的画面高度契合。
  
  整体评价:此作承元曲清丽之风,写景如展水墨长卷,抒情则显文人雅怀。在传统春愁题材中注入岭南地域特色(漓江、桂岭、邕溪),虚实转换间完成从自然春色到心灵栖居的升华,堪称当代散曲中的婉约佳作。
  
  ———————
  
  《折桂令·春归书怀》
  
  望春归又怕春归,柳絮扑帘,草色侵扉。
  
  南浦云低,象山雾隐,邕水鸥飞。
  
  写幽怀红笺墨淡,对孤檠夜雨声微。
  
  身老林隈,梦落天涯,心在渔矶。
  
  意象呼应:
  
  “怕春归”深化原玉“盼春来又送春归”的矛盾心理,化用辛弃疾“更能消几番风雨”的惜春笔法。
  
  “南浦”(南宁别称)、“象山”(桂林象鼻山)、“邕水”(邕江),延续原曲岭南地理印记。
  
  “渔矶”(江边钓石)暗用张志和《渔歌子》典故,呼应“书斋”隐逸之思。
  
  音韵调整:
  
  严格采用齐微韵(归/扉/飞/微/隈/涯/矶),末句“涯”为“叶韵”读作“yí”以协律(如《楚辞》叶韵传统)。
  
  “红笺墨淡”与“夜雨声微”工对,比原玉“风帘翠幕”更显孤寂。
  
  情感递进:
  
  上片写春景(絮、草、鸥),下片转书斋夜雨,结句“心在渔矶”将漂泊感收于江湖之远,较原玉“邕溪”更添沧桑。
  
  (注:此调依《中原音韵》格律,中州韵“涯”可叶韵押平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