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杨树临风
杨树临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168
  • 关注人气: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志敏杨志美杨双叶:唐诗宋词简析·2

(2024-07-11 16:57:20)
分类: 杨柳依依
杨志敏杨志美杨双叶:唐诗宋词简析·2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词意:      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由此产生的感慨: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人生一代代的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的总是相像。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奔腾不息,连绵不断地流向远方。      第三部分写了人间游子与思妇的离愁别绪:      先写游子思妇两地的相思之苦: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上不胜忧愁。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脉脉?      再写高楼之上思妇难以排解的相思之情: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也拂不掉。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最后八句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游子辗转发侧的思归之情: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简析:      《春江花月夜》,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沙、扁舟、高楼、镜台、鸿雁、鱼龙,以及不眠的思妇、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      此诗的章法结构整齐,韵律节奏含蕴、隽永,感情热烈、深沉。全诗由景、理、情依次展开,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可谓声文并茂,宛转和谐,体现了情、景、理、声交融的美妙诗境。      注释: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芳甸(diàn):开满花草的郊野。甸,郊外之地。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此处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流霜:飞霜。汀(tng):水边平地,小洲。纤尘:微细的灰尘。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像车轮,所以称为月轮。穷已:穷尽。但见:只见、仅见。悠悠:渺茫、深远。青枫浦:地名,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扁(pin)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扁舟,小舟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这里指闺中思妇。裴回:同“徘徊”,指月光偏照闺楼,徘徊不去,令人不胜其相思之苦。裴回,一作“徘徊”。离人:此处指思妇。妆镜台:梳妆台。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捣衣砧(zhn ):捣衣石,捶布石。相闻:互通音信。逐:追随。月华:月光。文:同“纹”。闲潭:幽静的水潭。碣(jié)石:山名,在渤海边上。潇湘:湘江与潇水,在今湖南。无限路:极言离人相距之远。乘月:趁着月光。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张若虚(647—730),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官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春江花月夜》为其代表作,被誉为唐诗开山之作,享有“孤篇盖全唐”之名。《全唐诗》仅存其诗二首。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词意: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雄伟的长安城,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拱卫;向远处眺望,那烟雾迷茫的地方,就是四川的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我们处境和感情都是一样的,奔波于仕途,远离家乡。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知心朋友的感情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邻一样。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所以我们在岔路口分手时,不要像那些多情的青年男女,泪洒衣裳。      简析:      这首诗是唐代送别诗的名作。全诗抑扬顿挫,气势贯通,意境旷达。抒发送别友人时的思想感情,一扫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和悲苦缠绵之态,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一帜,体现出诗人对友人的真情实感及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为初唐诗坛的改革倡导刚健诗风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注释:      少府:官名。之:到、往。蜀州:今四川崇州。城阙(què):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辅,辅佐,护卫。三秦,泛指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风烟:意为在风烟迷茫之中。五津:指位于四川的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君: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宦(huàn)游:出外做官。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比邻:近邻。无为:无须、不必。歧(qí)路:岔路。沾巾:泪水沾湿衣服,意思是挥泪告别。      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朝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王勃聪敏好学,六岁能文,下笔流畅,被赞为“神童”。十六岁时,科试及第,曾任虢州参军。上元三年(676年)八月,王勃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擅长五律和五绝,反对绮靡文风,提倡表现浓郁的情感与壮大的气势。文以《滕王阁序》最着名。有辑本《王子安集》。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