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沛郁:小鱼儿小若寒小杨洋的故事

分类: 红笺无色 |
小鱼儿 小寒寒
小杨洋的故事
杨沛郁
小若寒的快乐生活
小若寒今天出生115天了。100多天来,幸福与快乐伴随着她健康成长。她一天生活得无忧无虑,不用像她的父辈和祖辈那样,整天为事业操劳,为柴米油盐操心,为做饭和收拾房间而忙碌,为纷纭复杂的人事关系而烦恼。更不用像中国所有的小学生那样去补习功课,去上特长班,去做那些永远做不完的作业。那么,小若寒天天都做一些什么呢?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吃奶、睡觉、说笑。
吃奶,是为了生存。说来奇怪,人什么都需要学习,惟独吃奶不用学,天生就会!2006年9月24日,小若寒出生才一个小时,大人们刚刚忙碌就绪,她就闭着眼睛,张开了小嘴,东喃一口,西喃一口,寻找吃的。那迫不及待的样子,让大人不能拒绝。从那时起,她就把“吃奶”当做了生活中的重要任务。不过,小若寒很懂事,每当她饿了时,她母亲有时忙或一时不愿理她,她也能稍稍忍耐片刻,只是“哦……哦……”地说着,祈求着,并不恼。但小孩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如果时间过长,她就会大叫道:“咔,咔咔!”向你不留情面地提出抗议。
睡觉,是最好的休息。对于小若寒来说,这是她现实生活中的第二项工作。下午或晚间,每次吃完奶后,她的睡意就来了。如果她的母亲不给她敲后背(防止她往出漾奶),我想她会很快安然入睡的。她睡觉的神态非常悠闲,恬静的小脸上时常洋溢着淡淡的微笑,两只小胳膊不时地挥舞着,两只小腿有时也踢踢达达,一派手舞足蹈的样子,好象要告诉人们她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笑,是小若寒的长项。凡是进过小若寒博客的人,都会留有深刻的印象。小若寒长得很有气质,天庭饱满,落落大方,一天心气和平,怡然自乐。小若寒的笑有时很含蓄,很文雅,就像是大家闺秀,笑不露齿。小若寒的笑有时也很张扬,能笑出“咯咯”的声音来,这时她神采飞扬,小脸灿如桃花,笑口大开,双眼迷成了一条线,手脚同时运动,高兴之极,幸福之极,这也是她和大人最开心的时候。小若寒的笑有时也很无奈,这是在她不怎么高兴的时候,大人去逗她,她又不好搏大人的面子,所以只是付之轻轻的一笑,笑得很勉强,很有一点意味。
至于“说”,是一种交际的手段。不到四个月的小若寒,虽音节都吐不清,但却早已有了表达自己意愿的欲望了。只要你抱起她,有时她就咿咿呀呀地和你说个不停。你如果也和她咿咿呀呀地“唠嗑”,她会开心极了,好象真地明白了大人的话一样,也会和你“唠”个不亦乐乎。她的语调抑扬顿挫,音节和谐婉转,至于她究竟表达了什么意思,大人是很难琢磨清楚的。
人一上了一点年纪,就喜欢怀旧。看见小若寒,我不由得就想起了小若寒的母亲小时侯的样子。那时侯,我国刚刚改革开放,国民经济还没有恢复起来,人们生活都很艰难。小若寒的母亲出生的时候,粮食还是统购统销,城镇居民每个月每人只供应半斤豆油,一斤肉。小若寒的母亲出生时不胖,小若寒的姥姥奶水又不足,当时又没处买奶粉,孩子基本上一天只能吃个半饱度日。所以在四五个月的时候,就开始喂米汤或熬得烂烂的小米粥了。那时哪像现在这样鸡鸭鱼肉应有尽有,大人即使带着孩子,每天也都是粗茶淡饭的。
想想过去,看看现在,尽管人们的生活还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也应该知足了。我们应该学会珍惜,学会感恩,一天应该快快乐乐地去工作,去学习,去生活,去发现和创造,去积极地思考人生,去积极客观地面对人世间的苦与乐。一些哲人早已感悟到人生在世,就要学会避苦求乐,能苦会乐,化苦为乐。哲人说:避苦求乐,可能是人生的自然;能苦会乐,可能是做人的坦然;化苦为乐,则可能是智者的超然。我们要坦然地面对人生,也许在大孤独中才能领略到大境界。
当你遭遇挫折的时候,一定不要气馁,要看到光明;当你人生贫穷落寞的时候,一定要发愤图强,不可懈怠;当你人生失意的时候,一定要抖擞精神,相信未来!
写了半天,我还没告诉大家我是谁呢?我么,小若寒的姥爷!呵呵!(写于2007年1月16日)
前一篇:杨沛郁:小鱼儿小寒寒小杨洋的故事
后一篇:杨沛郁:小鱼儿小寒寒小杨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