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沛郁:散文随笔

(2024-02-15 07:56:24)
分类: 杨柳依依
杨沛郁:散文随笔

  散文 随笔
  
  杨沛郁
  
  我亲眼见到的农村民办小学
  
  
  
  这一年的春天来的特别早,被冰雪覆盖一冬的大地很快恢复了本来的面目,人们欣喜地嗅到了清新醉人的早春气息。只是在大山的背坡,在苍翠茂密的原始松林中还保留着几堆晶莹的冰雪。这几堆冰雪,恐怕要等到映山红花开的时候,才会悄悄融化。
  
  我们来到D镇H校的一个教学点。车在教学点教室的东侧停下,只见有四、五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一个个都光着头,脸红扑扑的,汗从脸上一道道地流下来,穿着还没有来得及换季的冬装。他们就像四、五只可爱的小花猫一样,把手一齐伸向教室外东北角石头墙基上露出的石洞。
  
  洞口大致有半米方圆,小孩们一个个争先恐后,你推我,我推你,互不相让。等我们从车上走下来时,他们也都站了起来,一个个瞅着我们憨憨地笑,其中一名个子略高点的孩子手里拿着刚从洞里掏出来的皮球,脸上露出了胜利者的微笑。
  
  我们继续往校园里走。说是校园,还不如说是一座地道的农家庄院。
  
  庄院的正中堆着一大垛秋天打小麦时留下的麦秸。就在麦秸垛后,猛地窜出了五、六个十来岁的小男孩,他们尾追在一头足有三四百斤的大白猪的后面跑。第一个小男孩双手紧紧抓着猪的尾巴,他神情专注,大有骑士驯烈马地气势。接着是第二个小男孩紧紧抱住了第一个小男孩的腰,第三个小男孩紧紧抱住了第二个小男孩的腰,第四个……,……,他们一个个紧闭嘴唇憋着气,眼睛象张飞一样瞪得溜圆。尽管五、六个小孩一起往后拽,但还是没有这头猪的力气大,他们一溜跟着猪奔出了没有围墙的校园。
  
  校园外是一片宽阔的黑土地,地面上光秃秃的,偶尔露出了几块河流石,没有一点杂草。猪跑到野地里,显得更加威猛,小孩们根本无法驾驭,眼睁睁地被甩掉了。
  
  教学点上的老师见我们进来,并用照相机拍摄小孩子们斗大白猪的情景,急忙喊孩子们快点进教室。我们也跟着走进了教室。这是一座我国东北典型的农家三间房,东头开门,筒子屋。每个屋里一个年级:
  
  一年级,10人,学生光着头,10名学生都是男孩;
  
  二年级,10人,学生光着头,10名学生都是男孩;
  
  三年级,10人,学生也光着头,10名学生也都是男孩。
  
  ……
  
  
  
  车在大草原上奔驰,整个草原就象一大块柔美、舒适的绿色地毯,上面点缀着千姿百态的花:金莲花要高出草面一节,在微风中摆动着它那单单的金黄色的花片;黄花菜的花和茎要比金莲花坚挺,在清风的抚摸下偶尔点点头;红色的野百合也星星点点地插在这黄绿之间凑热闹;红芍药、白芍药不甘寂寞,时不时地炫耀着她那张美丽的笑脸;只有马兰花谦虚谨慎,远远地躲在草塘的低洼处,羞答答的展示着她那墨蓝的花色。
  
  有三、五匹黑色的小马,一会撒欢似的奔跑,一会停下来低头吃草,一会竖起耳朵,昂起头,警惕的向四周张望着。
  
  羊群象是大海中的一只帆,又象是天边的一片云,缓缓地在绿草地上飘动着。
  
  在湛蓝的高空中,时而有叫不出名子的飞鸟抖动着欢快的翅膀,啁啾啭婉,音韵悠扬。
  
  我们简直被这美丽的大草原陶醉了,呼吸着草原上清新的空气,嗅着草原上独有的花草的清香,欣赏着大自然中音色和谐的水墨画,远离闹市的喧嚣,心情是从来没有的舒畅。
  
  走进D镇Z校,是一栋正房教室。但大门却在东侧的北面,所以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草塘。草塘的草足有二尺多高了,仲夏时节也正是它们的生命旺季,从上到下都是绿森森的。
  
  这是一栋带走廊的房子,办公室在走廊的最西头。当我们经过三个教室,推开办公室门的时候,校长正在和一位年轻教师下象棋。看到我们进来,惊慌失措地站立起来。他四十多岁,一看就是一个不修边幅的人,头发有点乱,一脸疲倦的神态,衣着和当地农忙时节的农民没有大的区别。这时他掩饰不住一脸的难堪,嘴唇哆哆嗦嗦地向我们打招呼。
  
  经简单了解,这个学校学年初有学生112人,现有学生70人,那40余名学生都转入镇里小学就读了;有公办教师两人,其余都是民办。由于民办教师工资较低,一年内多有更替。看到几名教师的状况,凭经验我感觉这所学校的课肯定开不全。
  
  “音乐课、美术课,综合实践活动都能上吗?”我问。
  
  校长先是摇摇头,接着很为难地说:“没上。”声音小的只有我俩能听见。
  
  “你能回答你是怎样理解‘两全’的吗?”我问。
  
  校长语塞。尴尬?困惑?无奈?……
  
  我又问:“那你能说出‘两全’的具体内容吗?”
  
  校长:“哦,……”
  
  他竟说不出来!
  
  我推开了二年级教室的门。
  
  教室空空大大,采光不算好,一股低湿味道向我扑来。室内只有五个小学生听老师讲课,见我进来,在老师示意下,五个小学生齐刷刷地站起来,异口同声:
  
  “客人好!”
  
  “同学们好!请坐。”我说。
  
  小学生都十分可爱,一个个闪着美丽的大眼睛,怯生生地看着我。
  
  这时我打量了一下老师,只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修长的身材,瓜子型的脸白里稍稍泛着点红,眼睛很大,也很亮。衣着很朴素,她站在讲桌靠门的一侧,安静得象一滴水。
  
  “什么学校毕业?”我试探着问。
  
  她稍稍沉思了一下,浅浅地一笑,说:“D一中。”
  
  “哪一年入学的?”
  
  “2003年。”
  
  “那今年应该读初二下学期呀?”
  
  她瞅了瞅我,低下了头,稍稍显得有些不安。我想,她九年义务教育都没完成,竟来当老师啦!真是新鲜事。
  
  “这么小小年纪,不完成学业,将来能干什么呢?”我又关切地说。
  
  这时,她抬起了头,狡黠地望着我,分明是一种挑衅的神态。然后还是浅浅的一笑,平淡地说:“嗨,啥也干不了,那就当老师呗!”
  
  我冷地怔了一下,半天才缓过神来,我还能说什么呢。
  
  ……
  
  
  
  时逢盛夏,天上就象下了火,烤得人的肌肤火辣辣的痛。一只小狗趴在阴凉处,舌头吐得长长的,身子一动一动地喘息着。校园周围的杨柳树也被烈日烤得打起了瞌睡,唯有教室窗前的一排迎客松,依旧那麽精神抖擞,没有一点倦意。锥形的树冠通身墨绿,而且富有光泽,给人以苍劲挺拔的感觉。
  
  校园的孩子们并没被这炎热吓倒,有的互相追逐嬉戏,有的拿着书在树阴下默默的读着,有的拿着刚买的冰点神情专注地吮着,有的拿着文具静静地站在教室两侧等着走进考场。
  
  你可别以为他们是参加高考的莘莘学子,他们是来自乡下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小学生,你没见到有的小学生书包里还背着他娘给他准备的午餐吗?
  
  叮呤呤,叮呤呤,一阵预备铃声响过,孩子们有秩序地走进了考场。可是一名小男孩却焦急地在教室门外徘徊,经考务教师询问:原来他是朝阳川小学学生,方才追逐嬉戏时,书包放丢了。
  
  喊来朝阳川小学领队教师,领队教师劝小男孩快进考场,书包由老师负责在外边找。可小男孩边进考场边嘟嘟囔囊地说:“里边还有20元钱呢。”
  
  看来这小孩放不下的并不一定是书包,而是书包里的20元钱。大家也都知道这20元钱在农家小孩心中的份量,若钱找不到,他能安心考试吗?
  
  这里的一切早被W中心校长A看到眼里,他把朝阳川小学领队教师叫到身边,从自己钱夹里掏出了20元钱递了过去:“告诉孩子,‘书包找到了,钱先给你,考完试再去拿书包’。”
  
  这孩子今天卷答得意想不到地好,因为丢的20元钱那么快就找到了。
  
  ……
  
  
  
  6月初,督导室一行三人,下乡镇督导检查“两基”巩固提高工作。
  
  原则上以调研为主,以检查为辅,但一直受到乡镇领导和学校教师地盛情款待。
  
  6月15日到D镇S小学,中午吃饭时,校长R毫不吝惜地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好酒拿出来,以本地最高规格招待我们。
  
  想来民办教师一年只有2000元工资(本校11名教师10名是民办,只有校长R一人是公办教师),工作条件又是异常艰苦,席间我们三人均不忍心下咽。心潮起伏,万般感慨。感伤之余,遂作打油诗一首以抒怀:
  
  安贫乐道居山乡,教书育人在学堂。
  
  区域差别高于天,教育公平难张扬。
  
  城市传道有福利,乡村授业无保障。
  
  局长下乡一顿饭,民办教师半年粮。(写于2005.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