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沛郁:中学生作文系列讲义

(2023-12-30 07:38:21)
分类: 梨花带雨
杨沛郁:中学生作文系列讲义


  中学生作文系列讲义
  
  杨沛郁
  
  第九讲: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凡作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孔子曰:‘情欲信,词欲巧。’”“文须错综见薏,曲折生姿”“文似看山不喜平”。(袁枚《随园诗话》)写诗作文如能做到千岩万转,云霓明灭,山重水复,曲径通幽,欲扬先抑,行文在相辅相成的螺旋式中推进,就能让人们所欣赏,也能使人觉出“幽”来。
  
  杨朔的散文《荔枝蜜》写我从不喜欢蜜蜂到喜欢蜜蜂,从歌颂蜜蜂再到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进而通过荔枝蜜去赞颂创造蜜一样生活的普通劳动者,其中包括了对劳动者性格的赞美。
  
  贾平凹的《丑石》也是一篇借物议理的散文,先写丑石丑到极点,再写丑石不丑,它极有价值,“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进而说明了一个道理:人们的无知,并不能掩盖和抹杀那“默默忍受”多年,而“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这两篇文章都是山重水复、曲折多姿的,是欲扬先抑的名篇。
  
  相传明成祖听说大学士解缙颖敏绝伦,就想试一试解缙的才思,有一天特意约他一同游御花园。
  
  走在路上,明成祖说:“皇后昨晚生了一个小孩。”用现在的教育术语来说这叫创设情境,或者说是话题作文。说完就有意观察解缙,解缙自然明白这是皇帝给他提供的诗题,就顺口吟诗一句:“君王昨夜降金龙”;明成祖哈哈大笑:“生的是女孩!”解缙不假思索:“化作嫦娥下九重”。“化作嫦娥”一句变金男为玉女,贴切自然;这时,成祖嗟然长叹:“可惜呀,不幸夭折了”。解缙感慨道:“料是世间留不住”,按思路接着应该是“成仙或升天”之类的句子。可是成祖没等解缙说出第四句,就紧接着说:“让人扔在金水河了”,形势急转直下,倘若一般人早就懵头转向了,可是解缙却悠然地吟道:“翻身跳进水晶宫”。皇帝是真龙天子,那么皇帝的子女自然也就是龙子龙孙了!
  
  此时御花园的鸡冠花开得正盛,明成祖突然发现在一片紫红的花丛中,有一朵白色的鸡冠花夹杂期间。趁解缙不注意,他轻轻把白色的鸡冠花掐下笼在衣袖中。然后命解缙以《鸡冠花》为题赋诗,解缙张口说道:“鸡冠本是血染成”,首句声音刚落,成祖就从袖中把白色鸡冠花拿了出来,解缙一看情况有变,自己的思路也得变了。就淡淡一笑:“为何今日淡淡装?”成祖紧接着逼问一句:“你说为什么?”解缙还是不慌不忙,深情地吟道:“只为五更贪报晓,至今戴却满头霜。”
  
  这两首诗可谓波澜起伏,跌宕生姿,曲径通幽,山重水复。成祖自此后对解缙更加器重,接着就把主持撰修《永乐大典》的重任交给了他。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拢。双燕归来细雨中。(欧阳修《采桑子》)
  
  “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春已归去,可诗人还是觉得“西湖好”。直到“笙歌散尽游人去”,才觉察到“春空”,才蓦然感到春去后的空虚寂寞。“垂下帘拢”,本非得已,可是忽然看见细雨中归来的双燕,一阵喜悦自然涌上心头。
  
  这首词,写出了诗人对“群芳过后”的西湖起伏变化的感情:他始而心情平静,继而感觉“春空”,最后“双燕归来”,又生欢娱。这样转辗腾挪,充分表达出了作者的闲适情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前两句写出了凉州一带荒凉空旷的景象,征夫戍卒的凄苦幽怨,隐约可见。第三句“羌笛何须怨杨柳”,用故意宕开的一“纵”,积蓄牢笼住更多的情感。待第四句“春风不度玉门”一出,征夫戍卒的怨苦便倾泻而出了。全诗抑扬顿挫,欲擒故纵,让读者领略和感受到了山重水复的丘壑之美。
  
  诗文曲折,善于变化,既能扣动读者心弦,符合人们的欣赏心理和审美情趣,同时也是由文章所反映的客观对象,即社会生活或人物的性格本身的曲折复杂性所决定的。在小说中运用曲折往复的实例很多,如诸葛亮三气周瑜,刘备三顾茅庐,宋公明三打祝家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这些情节往复三迭,峰回路转,极尽婉曲之妙,揭示了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逐步深化过程。
  
  袁枚在论述“诗如何而后谓之曲”时,曾举王仔园《访友》云:“乱乌栖定夜三更,楼上银灯一点明。记得到门还不扣,花阴悄听读书声。”评论说:“此曲也。若到门便扣,则直矣。”又举方蒙章《访友》云:“轻舟一路绕烟霞,更爱山前满涧花。不为寻君也留住,那知花里即君家。”评论说:“此曲也。若知是君家,便直矣。”又举宋人的《咏梅》云:“绿杨解语应相笑,漏泄春光恰是谁?”咏《红梅》云:“牧童睡起朦胧眼,错认桃林欲放牛。”评论说:“咏梅而想到杨柳之心,牧童之眼,此曲也;若专咏梅花,便直矣。”(袁枚《随园诗话》)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怎样才能掌握曲折生姿的写作方法呢?这就需要作者多深入生活,多观察,多做调查研究,深入了解事物的错综复杂性,不断进行求异思维,从而活跃思路,写出富有艺术魅力,具有婉曲之美的作品来。(2006年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