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沛郁:汉语修辞讲义

(2023-12-15 09:46:30)
分类: 柳浪闻莺
杨沛郁:汉语修辞讲义


      汉语修辞讲义
      杨沛郁

  第十七讲:仿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感
  
  根据实际表达或交际的需要,模拟现有的格式,更换原有语句中的某个语素或词,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这种修辞方法就叫仿词。如:
  
  乙:你不会跳舞?
  
  甲:我会跳六。(侯宝林《给你道喜》)
  
  这一句中的“跳六”是依据“跳舞”(一二三四五的“五”的谐音)一词新创的。
  
  在旧金山唐人街,也曾巴巴地寻到一家卖炸酱面的中国餐馆,搓着手口咂着舌要了一碗炸酱面。但端来以后,看不中看,吃不中吃,总觉得是赝面。(刘心武《炸酱面》)
  
  “赝面”,是依据“赝品”一词仿造出来的。用语新奇,富有趣味。
  
  仿词大致有以下两种类型:
  
  用音同或音近的词语仿造新词语。如:
  
  11月份,西双版纳还是秋高气爽的季节,东北的大兴安岭早已草木皆冰了。
  
  “草木皆冰”是依据“草木皆兵”仿造的新词。
  
  每年有些科局年终干部考核时的“民意测验”都是“名义测验”。
  
  “名义测验”和“民意测验”语音接近,“名义测验”这一仿词的运用,揭露了现阶段政府机关干部考核,大多数都是走过场的现实,极具讽刺性和幽默感。
  
  张局长下乡“抓点”,共索取土产品价值达30000元……当地群众评论说:“这哪是抓点,明明是吃点、喝点、拿点啊!”
  
  “点”,这一同音词从不同角度辛辣地讽刺和一针见血地揭露了那些以“抓点”为名而大肆搜刮老百姓的人,这也是一词多仿。
  
  用反义或类义词语仿造新词。即临时仿造的词语和原有词语的某个成分在意义上相反、相对或类似。如:
  
  夜深沉。草原上乌云密布,寒气袭人。叶剑英来到磨房附近,杨尚昆已在那里等他,两个人既紧张又兴奋,急忙赶路。同志们看到他们来了,高兴地说:“我们开小差跑出来了。”叶剑英风趣地说:“不!不是开小差,而是开大差,是执行中央北上的方针。”(范项《壮丽史诗的一个篇章》)
  
  “开大差”是依据“开小差”仿造出来的新词。“开小差”原本是贬义词语,仿其新造出的“开大差”则具有褒扬之意,语言简洁,蕴涵丰富,是非分明。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民族英雄林则徐题在府衙内用以自勉的一付堂联……说是无欲,其实还是有欲的——无蝇营狗苟之私欲,有富国强民之“公欲”。(杨东光《无欲则刚》)
  
  作者依据“私欲”一词,仿造出“公欲”这个新词,以此说明“没有什么”,“有什么”,相互映照,深刻地表现了林则徐这位民族英雄崇高的精神境界。
  
  第二天早起,她们的头发上都结了霜,男同志笑她们说:“嘿,你们演‘白毛女’都不用化装了!”他们也笑男同志:“还说哩,你们不是‘白毛男’吗?”(魏巍《年轻人,让你们青春更美丽》)
  
  对话中的“白毛男”是根据“白毛女”一词临时新创的。给人一种新鲜活泼,生动明快的感觉。
  
  毛泽东和鲁迅都是运用仿词修辞方式的高手。如:
  
  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实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小众化”就是依据“大众化”造出来的新词,很有幽默感。
  
  民元革命时候,我在S城,来了一个都督。他虽然也出身绿林大学,未尝“读经”,但倒是还算顾大局,听舆论的,可是自绅士以至于庶民,又用了祖传的捧法群起而捧之了。这个拜会,那个恭维,今天送衣料,明天送翅席,捧得他连自己也忘其所以,结果是渐渐变成老官僚一样,动手刮地皮。(鲁迅《这个与那个》)
  
  在本句中,“绿林大学”是依据“某某大学”仿造出来的新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感。
  
  只要看他所编的两本《中国历史教科书》,就知道他看中国人有怎地清楚。……那么,这些不要的东西,应该可以销毁了罢,免得失火。不,据“高等做官教科书”所指示,不能如此草草的。(鲁迅《谈所谓“大内档案”》)
  
  “高等做官教科书”是依据《中国历史教科书》仿造出来的新词。
  
  把成语作为仿词对象也是常见的。如:
  
  我们应当向人民群众指出战争的胜利前途,使他们明白失败和困难的暂时性,只要百折不回地奋斗下去,最后的胜利必属于我们。投降主义者没有了群众的基础,即无所施其伎俩,抗日战线便能巩固起来。(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
  
  在这里,“百折不回”就是依据“百折不挠”这一成语仿造出来的一个新词。
  
  很多成语仿词多见于报刊、书籍之中。如:
  
  依据“望洋兴叹”,可以仿造出“望湖兴叹”“望河兴叹”“望城兴叹”“望楼兴叹”“望题兴叹”等;
  
  依据“满城风雨”,可以仿造出“满县风雨”“满街风雨”“满校风雨”等。
  
  这些成语仿词,语言明快,言简意赅,风趣幽默,生动活泼,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仿词都是根据实际表达或交际的需要,临时创造出来的。在形式上和被仿的词有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内容上又多出新意。仿词和被仿的词往往同时出现,如果被仿的词不出现,单用仿词时要加引号作为提示,使读者一目了然。运用“仿词”这一修辞方法,要注意自然、贴切,不能乱仿乱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