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沛郁:汉语修辞讲义

(2023-12-09 08:18:15)
分类: 柳浪闻莺
杨沛郁:汉语修辞讲义


       汉语修辞讲义
       杨沛郁

  第十一讲:对偶,富有形式美和声音美
  
  对偶就是用一对字数相等、结构相同的语句来表达相同、相关或相反的意思。如: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南北朝民歌《木兰辞》)
  
  这里上下两句中相对应的词、词性和结构是完全相同的。上一句,“朔气”对“寒光”,名词对名词;“传”对“照”动词对动词;“金柝”对“铁衣”名词对名词。
  
  下一句中,也是“将军”对“壮士”;“百战死”对“十年归”。两句不但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也相同。
  
  对偶有严式和宽式之分。严式的对偶还要求平仄协调。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第一联“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白”与“黄”,以颜色对颜色;“日”与“河”,以自然景物对自然景物;“白日”与“黄河”都充当主语;“依山”与“入海”相对,动宾短语充当状语;“尽”与“流”相对,动词充当谓语。全联以“仄仄平平仄”对“平平仄仄平”,声调铿锵,音乐感极强。
  
  第二联中,“欲穷”对“更上”,都是动词带有状语的偏正短语;“千里”对“一层”,是数量词对数量词,以平仄对仄平,对仗十分工整;最后“目”与“楼”相对,是名词对名词,以仄对平,对仗也算是比较工整的。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杜甫《咏怀古迹》)
  
  在这里,“支离”对“漂泊”,连绵词对连绵词;不仅“风尘”与“天地”相对,而且“风”与“尘”,“天”与“地”也相对;“三峡”与“五溪”不仅都是地名,而且都是以数字开头的。同时,上下两联中无一字是重复的。
  
  根据对偶句两部分的内容,可分为正对和反对两种。
  
  正对
  
  对偶句中上下两句所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相近的就叫做正对。如:
  
  天连五岭银锄落,
  
  地动三河铁臂摇。(毛泽东《七律·送瘟神》)
  
  这一联中,“天连”对“地动”;“五岭”对“三河”;“银锄落”对“铁臂摇”,描写了新中国的劳动人民挥舞铁臂银锄征服自然的情景。上下联字数相同,结构相同,词性相对。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七律·长征》)
  
  在本句中,“金沙”对“大渡”;“水”对“桥”;“拍”对“横”;“云崖暖”对“铁索寒”,都是描写英勇的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上下联也是字数相同,结构相同,词性相对。这都是正对。
  
  反对
  
  对偶句中上下两句所表达的意思是相对相反的就叫做反对。如:
  
  红旗卷起农奴戟,
  
  黑手高悬霸主鞭。(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在这一联中,“红旗”对“黑手”;“卷起”对“高悬”;“农奴戟”对“霸主鞭”。从相对的角度分别描写了革命和反革命两方面的情况。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在本句中,“山重水复”对“柳暗花明”;“疑无路”对“又一村”。上下两句相对相乘,描写了郊游中的情景。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意思相反的对偶,使两种态度相互对比,增强了说服力。
  
  在我国,风景名胜的对联都是很有特色的对偶句。如:
  
  水天一色,风月无边。(李白题岳阳楼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大明湖联)
  
  放眼沧江重怀古,题诗孤屿一凭栏。(温州浩然楼联)
  
  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
  
  二水汇百川支流,古今无尽大江流。(武昌黄鹤楼联)
  
  石上清泉,松间明月;山光鸟性,潭影人心。(浙江天台国清寺联)
  
  也有的对偶句,联中的偏旁部首全部是相同的。如:
  
  烟锁池塘柳,
  
  炮镇海城楼。
  
  其上下联中的偏旁分别都是“火金水土木”,这叫做“竖同”。
  
  寄寓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
  
  远避迷途退还这迳返逍遥。
  
  上下联各用一个偏旁,上联全是“宀”,下联全是“辶”,这叫做“横同”。
  
  对偶在现代汉语中运用也极为广泛,再加上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这就使我们能够在说写的运用中协调平仄,匀称结构,注重形式美和声音美,把句子组合得节奏鲜明,悦耳动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