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腊月二十三、糖瓜粘”;糖瓜用的什么糖?

(2013-01-31 10:35:11)
标签:

老北京

春节

二十三糖瓜粘

祭灶

民俗

分类: 京城旧事

    我们小时候一进腊月就开始兴奋起来,天天盼望着过年吃好的、穿好的。“腊月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一院子的孩子们扯着脖子嚷着歌谣,其实心里并不关心灶王爷,而是盼望着大人们快些买回糖瓜来。
“腊月二十三、糖瓜粘”;糖瓜用的什么糖?

    据民间传说,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因为犯了“莫明其妙”的大错,被玉皇大帝贬到人间,当上了“东厨司命”。它的光辉形象被印在纸上(有的图形是他老人家一个人,有的带着灶王奶奶),贴在各家各户的灶台上。

    他每天的任务是看着每一家怎样生活,如何行事,把好事坏事都详细记录下来,到了腊月二十三日就回转天庭,向玉皇大帝禀报各家各户的善恶情况。到了腊月三十晚上再返回人间,根据玉帝的旨意惩恶扬善。

    所以人们在腊月二十三日都要祭灶,给灶王爷践行。在一年里各家各户难免有打架生气、胡言乱语、说过“大不敬”的话、干过“违章违纪”的事,灶王爷都记录在案,他要是汇报给玉皇大帝,那麻烦可大了。于是各家各户都把又粘又甜的糖瓜献给灶王,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腊月二十三、糖瓜粘”;糖瓜用的什么糖?
    腊月二十三那天晚上,放起给灶王爷送行的鞭炮,在鞭炮声中由家中的男主人把糖瓜一盘,清茶一碗供在灶王像前,点上蜡烛和线香,祈祷行礼后,把灶王像从墙上揭下来烧掉,再把茶水泼在纸灰上,灶王爷随着一缕青烟上天去也。
    祭灶时女人是不许参加的,所谓“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旧俗。上面这幅祭灶图就是描述这种情形,两个男孩参加祭灶仪式,小女孩想留下来看看热闹也不行,都被妈妈拉走了。
 
“腊月二十三、糖瓜粘”;糖瓜用的什么糖?
祭灶之后,糖瓜就由孩子们分着吃了(这时候女孩是可以参加的)。
 
    制作糖瓜的糖可不是白糖,它的主要成分是麦芽糖。一般是用大黄米(黍子米)、小黄米(粘性小米)和大麦芽,按一定比例、经过多道工序、加工制作而成。形似小瓜样的叫“糖瓜”,长条状的叫“关东糖”。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可是不能放在屋里,糖瓜一受热就变得又粘又硬,很不好吃,只好用来粘住“灶王爷”的嘴,叫他“上天言好事”,“只可报喜、不能报忧”了。(至今文风不实、贿赂流行,也许源于祭灶吧!)
 
                                                         (图片源自网络 致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