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氏族谱内外八句诗的来历

(2019-11-10 15:03:50)
分类: 文体历史

黄氏族谱内外八句诗的来历

“八句诗”曾经在黄氏峭山支系广泛传播,长期以来,有人把它说成是峭山后裔专有的“认祖诗”。其实“八句诗”远在黄峭之前就已产生。近年有人考证:

战国时期,春申君黄歇在李园之变前,有意制谱十三帙,分发给各子女,谱后附有《楚声歌·送子行》:

骏马同堂兮赴异邦,任从胜地兮立纲常。

身居外境兮犹吾境,家住他乡兮即故乡。

朝夕莫忘兮亲命语,晨昏须荐兮祖宗香。

根深叶茂兮同庥庆,有志儿女兮当自强。

据说这是最早的“八句诗”。

西汉宣帝本始年间,黄霸任丞相长史,与尚书夏侯胜犯忤旨“不立武帝庙”,遭连坐下狱,夫人巫氏将《送子诗》改为七律《认亲诗》教诸子逃奔。

骏马同堂赴异乡,任从胜地立纲常。

身居外境犹吾境,家住他乡即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

根深叶茂同庥庆,阳夏儿郎总炽昌。

只是首句的“邦”改为“乡”,末句改为“阳夏儿郎总炽昌”。

东汉献帝时,董卓专权,太尉黄琬尽忠汉室,殉难。赵夫人泪训诸子逃生,又将“八句诗”作些改动:

骏马同堂出异方,任从随地立纲常。

身居外境犹吾境,家住他乡即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

但愿苍天垂庇佑,炎王儿孙永炽昌。

“炎王”寓琬子“黄琰”,以作认亲私记。

唐高宗永徽间,黄守恭在泉州经商发迹,置田千顷,舍地创建开元寺。匡护禅师劝其让诸子外出,自谋发展。分遣时,他又依前诗改作“饶钹诗”:

骏马登程往异方,任从随处立纲常。

汝居外境犹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

朝夕勿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

苍天有眼长垂佑,俾我儿孙总炽昌。

到了后周广顺元年(951年),又有了黄峭的“遣子诗”:

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振纲常。

足离此境非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

早暮莫忘亲嘱咐,春秋须荐祖蒸尝。

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

此外,锦田黄还有道隆的“认亲诗”,宁德黄鞠也传黄隆的“遣子诗”,如此等等。据云至今黄姓的“认亲诗”已有六十多种,但总是大同小异,只作个别字词的变动。所以,不论《纳奄仁义谱》的稽核是否准确,也不论黄文华的探考人们是否认同,还不妨黄氏宗亲中有更高明的见解。“八句诗”也许可以看成是黄氏祖辈的集体创作,它并非黄姓中某一支系的“专利”。

现社会上流传比较通用的是:

黄氏族谱八句诗分外八句和内八句:

黄氏宗亲外八句

骏马登程出异乡,任从异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应存祖宗香.

万望苍天垂庇佑,三七孩儿总炽昌。

母亲内八句

十郎峭老有三妻,官吴郑娘七子齐。

创业兴家离祖地,归来报命省亲惟。

君思日久难相会,宗叶分枝为汝题。

若有富贵与贫贱,相逢须念共根蒂。

黄氏族谱内外八句诗的来历

(编辑:黄小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