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东海丰县黄羌镇坑联村

(2017-05-31 19:01:26)
标签:

杂谈

分类: 原创作品

海丰县黄羌镇坑联村
(含坑寨、黄坑、坑田、坑新、寨下、坑一、坑三、坑四、坑五)

图文:戴镜兵

广东海丰县黄羌镇坑联村

该村位于黄羌镇东北部,距离镇政府7公里,相邻自然村有:东至丰田村委,南至东坑村委,西至东升村委,北至陆河激石溪。
坑联别名坑尾头,取山溪之尾,黄江之头的意思。
该村始建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因一支钟姓人从黄羌东坑田心老屋迁移至此地居住而形成。现村于2008年始,村民在村子原址重建新屋居住。
该村属丘陵地区,村子四周青山环绕,绿水常流,山上树木茂密,山花灿烂,四季飘香。村子附近有石罗嶂山,海拨在650米左右。坑联河从村中的是间潺潺流过。坑联村隶属于海丰县黄羌镇坑联行政村。清朝,属海丰县石塘都罗輋约。民国,属海丰县公平区公所平北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东坑乡。1961年,属海丰县黄羌公社东坑大队。1984年,属海丰县黄羌区东坑管区,1987年属海丰县黄羌镇坑联行政村至今。
该村主要姓氏有钟姓
钟姓,明洪武元年(1509年)从紫金迁移至黄羌东坑田心老屋,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迁移至本地。

广东海丰县黄羌镇坑联村

2015年未,户籍人口1684人。其中男性905人。80岁以上56人,最年长者97岁,女性。生活主要依靠农业收入的人口有799人;常年在城镇生活和打工的人口有885人;实际在村人口799人。
该村世居民族为汉族,世居民系为客家民系,本村通用方言为客家方言。
2015年末,祖籍本村的香港同胞有85人。
2015年末,祖籍本村的华人华侨有250人,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
该村传统经营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番薯、花生、蔬菜等。改革开放后,虽然说有部分村民外出省城、县城或乡镇务工或经商,但是,本村的传统经营没有改变。居民的收入由以前的纯农业收入,变成了现在的农业收入加工资性收入。特色农产品有:水稻、番薯、黄花菜及各种豆类。客家咸茶、粽粄是该村的传统美食。
乡道罗輋线经过本村。2008年全村村道实现了水泥硬底,2010年能自来水,1984年通电,1992年通电话,2008年通网络。
2015年,该村有一座小学,坑联小学,在校学生120人,教职工9人。

广东海丰县黄羌镇坑联村

该村有一个标准的篮球场,两个公园,分别是“华南园”和“道德广场”,有老人活动中心、农家书屋,藏书2000多册。

该村现存宗祠有5座
第一座宗祠为钟氏宗祠(八世祖程万公祠),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重建于2009年,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是一座土木结构的上三间下二廊的瓦房。

广东海丰县黄羌镇坑联村


第二座宗祠为钟氏宗祠(八世祖大德公祠),始建于2016年,占地面积300平方米,是一座土木结构的上三间下二廊的瓦房。

广东海丰县黄羌镇坑联村

第三座宗祠为钟氏宗祠(十世祖世球公祠),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建于1997年,占地面积350平方米,是一座土木结构的上三间下二廊的瓦房。

广东海丰县黄羌镇坑联村

第四座宗祠为钟氏宗祠(十一世祖文信公祠),始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建于1998年,占地面积300平方米,是一座土木结构的上三间下二廊的瓦房。

广东海丰县黄羌镇坑联村

第五座宗祠为钟氏宗祠(十一世祖文魁公祠),始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重建于2016年,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是一座土木结构的上三间下二廊的瓦房,外包围墙。

广东海丰县黄羌镇坑联村


该村代表性碑刻有“旗夹一座”,立于清嘉庆年间,现存八世祖程万公祠前。代表性匾额“刺史分猷”,书于清朝代,现存于钟氏宗祠十一世祖文信公祠堂内。

广东海丰县黄羌镇坑联村

该村有从南岭传下的《钟氏族谱》,有2005年制定的《坑联村村规民约》和2005年制定的《坑联村卫生公约》。
该村主要宗族活动有:毎年的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族人有祭拜先祖或神祗的习俗。
该村神庙只有一座华光大帝庙,该庙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重建于2009年,供奉五显华光大帝和石官爷。每年的农历九月廿八,村民代表到该神祇庙前祭拜。四季做社,村民齐聚庙前祭拜。

该村的主要人物有三位,分别是钟标莱、钟华南、钟华。
钟标莱,男,汉族,出生年月不详,清嘉庆年间的武举人,留下石旗夹一座。
钟华南,男,汉族,出生于1963年。深圳市华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苹果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汕尾市华南园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汕尾市海晟矿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海丰装饰材料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 ;汕尾市政协常委,省政协委员。

广东海丰县黄羌镇坑联村


他高中毕业后,钟华南独自前往深圳,经过艰辛打拼,在商海摸爬滚打,从开家具厂,到做酒店生意,再到经营房地产,先后创办深圳华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苹果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等实业公司,成为一名颇具实力的企业家。1986年——2013年,他为国家上缴税款4亿多元。
另外,他还热心参政议政。他提出《关于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提案》。该提案得到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教育界产生重大影响。
钟华南的荣誉多得数不清:深圳市“私营企业先进单位”、深圳市宝安“十大杰出青年”、“捐资助教、功在千秋”、“拥军模范”、“经济建设先进个人”、“优秀民营企业家”......
钟华南乐善好施。捐巨资助学、扶贫、抗灾、济困。

广东海丰县黄羌镇坑联村

致富之后的钟华南看着家乡落后的面貌,十分辛酸。他决心改变这块曾经养育自己的贫瘠土地。于是,他用十几年的时间,独自承担起了建设坑联的希望,极力支持坑联村的建设事业,先后捐资数千万元,为家乡兴建了华南桥、坑联桥一桥、二桥、华南园文化广场以及村道改建等惠民利民工程 ,得到省市领导梁伟发、戎铁文等领导的高度评价。硬是把海丰最北部贫困村,建设成为汕尾唯一的全国文明村,被海丰县委、县政府授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突出贡献奖”。并于2010年12月03日晚请中央电视台进罗輋家园,举行“广东省文明村”挂牌暨华南园开元庆典晚会。
钟华南的可贵在于他的慷慨无私。建设家乡时,他从科学规划到施工建设,再到工程质量,他全程跟进。不仅出钱,而且出力。他建设家乡的理念是:一切的出发点都围绕着村里的发展和群众的利益。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广东海丰县黄羌镇坑联村

钟华南的可敬在于他的仁义大爱。除了捐建家乡坑联村,黄羌镇、海丰县、汕尾市的公益慈善事业,只要找到他,他都绝无二话,全力以赴。海丰的教育事业,他捐款70万元;钟敬文故居复建,他捐款10万元;台风“天兔”袭击汕尾,他捐款100万元;他常说:“其实,我并不是很有钱的人,但对于家乡,我的心是真的,我的血是热的。
首届“感动汕尾十大人物” 新农村建设带头人
鉴于钟华南先生的突出贡献,汕尾市首届“感动汕尾”十大人物评选活动经过大众推选、评委初评、全民投票和组委会终评等多个环节,决定以“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的名义,将首届“感动汕尾十大人物”沉甸甸的奖杯颁予钟华南先生。 组委会在颁奖词中这样赞誉他: 凭一己之力,挑起父老乡亲的希望;凭一腔热情,担起建设家乡的重任。钟华南捐资数千万,穷20载光阴,倾力打造美丽乡村,他用一个企业家的高风亮节和一个农家子弟的顽强毅力,扛起了“全国文明村”的金字招牌。

广东海丰县黄羌镇坑联村

钟华南,一个来自普通的贫穷农民家庭的子弟,血液却流淌着“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当厚德载物”的中华民族精神,发扬海陆丰人“敢为人先”的精神,并在实践中形成一种“华南精神”:积极进取、刻苦耐劳、脚踏实地、扶贫救弱、乐善好施。他的事迹还被列入《当代汕尾名人志》等等。                         
钟华,男,汉族,  出生于1967年10月 。清华大学整合营销研究生在读、万众城商贸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宝安区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深圳市宝安区个体劳动者协会、深圳市宝安区私营企业协会副会长。

广东海丰县黄羌镇坑联村

他1984来深圳,从一个普通的打工青年,一步步成为年轻有为的企业家、深圳现代服务业领域家居业态的领军人物、宝安区青年企业家的领头人。“万众城”历经多年打造,已开发了近50万平方米的主题商业片区,解决了近两万人的就业,极大地拉动了大龙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GDP增长,并逐步形成了深圳继东门、华强北之后的又一大型商圈。
目前,新开发的“万众城家居MALL”,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年销售额预计超过22亿人民币,是一个具备现代服务理念的业态创新平台。作为宝安青企协的领头人,积极创新协会发展理念、模式与载体,协会面貌一新,会员人数翻番;在深圳首创并发起宝安青企协“结对创业”行动,参与人数达到200多人,为营造宝安青年创业成长环境、打造宝安青年企业家的群体竞争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他始终心怀感恩、努力回报社会,做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家,历年捐助公益事业的善款已达300多万元,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他本人也实现着由与时俱进的创业者到青年创业引领者的价值转变,是新型青年企业家精神的实践者。
精彩历程
  迄今为止,钟华曾先后多次获得政府和社会给予的社会职务及多项殊荣:

广东海丰县黄羌镇坑联村

2002年,当选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副会长。2003年,加入深圳市宝安区青年企业家协会,历任副会长、会长。2004年,当选深圳市宝安区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副会长。2005年,参加国际中国狮子会380区新洲会副会长。2003年,当选深圳市设计联合会副主席。2003年,被中共深圳宝安区委、区人民政府授予“创业先锋”荣誉称号。2003年,荣获深圳市“再就业工程”先进个人荣誉证书。2004年,荣获中国“双优民营企业家”称号。2004年,荣获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2006年,荣获深圳市家居卖场十大风物。2006年,荣获宝安区“积极支持党建工作企业家”。2007年,荣获中国深圳狮子会“爱心贡献2007年,荣获深圳宝安区“爱心楷模人物2007年,荣获第十一届“深圳市十大杰出青年”等奖项和荣誉称号。                             
该村荣誉;2009年12月,被评为“广东省卫生村”;2009年12月,被评为“广东省文明村”;2011年12月,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

广东海丰县黄羌镇坑联村

对本村历史人文资源的开发建议:
我村自开基以来,历经数百年风雨,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村民们都能顽强地生息下去。在数百年的岁月中,村中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我们特有的客家文化。建议在现有村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村的各项基础性设施,对村中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建筑及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弘扬客家人爱家爱乡、勤劳勇敢的精神。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减少各种污染,特别是对水资源的保护,建立一个清静、整洁、卫生、团结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广东海丰县黄羌镇坑联村

(编辑:天马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