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府工作报告》对粮食安全和供给有那些新提法

(2015-03-07 23:57:21)
标签:

完善粮食托市和临储政

改进粮食目标价格补贴

稳定粮食产能

确保粮食供给

农业提质增效

分类: 晓明析财经

 

李克强总理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今年粮食产量要稳定在1.1万亿斤以上,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改进农产品目标价格补贴办法。

当前粮食收储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农业部前常务副部长万宝瑞忧虑农产品临储政策已经造成数百亿元的隐亏。近日,他在《人民日报》撰文称,2013~2014年我国临时收储玉米6919万吨,临储棉花629万吨,每吨棉花库存1年的利息和维护成本在2000元左右。临储菜籽油高达600万吨,若按当前市场价格销售,价差损失超过150亿元。食糖临储库存累计500万吨左右,隐亏估计超过200亿元。

 

万宝瑞认为,主要农产品边收储边进口,造成政策成本过高,在国内粮食连年增产、库容紧张的情况下,进口激增进一步又加剧了国内“卖粮难”局面。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涨。激增的农产品成本,蚕食了大部分利润空间。万宝瑞认为,从1995年到2011年,我国3种谷物和大豆每亩的产出量分别增长29.1%和32.8%,但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期每亩总成本分别增长110.2%和91.8%,收益率都明显下降。

 

 

种粮投入在增加,但利润空间被挤压,这挫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数据显示,2011年,种植苹果、蔬菜、花生的每亩净利润分别为4612元、2558元、723元,而种植3种主粮的每亩平均收益只有251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接手流转土地后“非粮化”现象较为突出。截至2013年底,有些种粮大省土地流转后“非粮”比例增加了20%~30%。

 

近日到地处农村的粮食企业走访,看到小麦长势良好,据农业部门介绍,今年小麦墒情较好,为夏粮生产奠定了一定基础。思忖2015粮食市场的趋势,有三点值得关注,一是经济新常态对粮食生产流通的影响;二是新年小麦、稻谷托市收购价维持上年不变;三是国际国内粮食持续有差,国际粮价继续打压国内粮价,国内进口粮食配额没变,但是走私粮食,主要是大米数量不小。四是中央提出“三农”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目标,农业产业化,适度多形式规模经营,资源节约,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价格,政策资金投入是措施或手段,这是对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总体概括。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主任尚强民日前说,全球粮食市场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产量增,石油价跌,美元强,全球粮油价格大幅下降,有效需求不足又一次成为国际粮食贸易中的主要矛盾。当前国内粮食市场,整体长期供给偏紧与具体品种阶段性供给过剩的矛盾交织,稳定粮食生产难度加大与粮食价格下行矛盾交织,利用国际粮源满足国内需求与进口粮食冲击国内粮食市场的矛盾交织,预计2015年国内粮食市场继续延续上年走势,政策性收储矛盾和压力很大,会逐步转换成粮价下行。

我赞同尚强民的观点,随着经济的新常态出现,导致粮食有效需求下降,国内外粮价差价很大,2015年新年度粮食生产墒情不错、预期较好,不排除粮价春节后有可能下行,小麦、玉米托市和临储收购2015年维持2014年不变,这也是诱因和信号,不再提高政策性粮食收储价格,引导市场形成粮价,缩小国内外粮价差距。



  鉴于当前市场粮价市场形成过程的复杂性,粮食补贴的粗放,国际国内、现货期货两个市场的共同作用,一方面加快粮食、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进度,关键点是如何确定目标价和市场均价,还有如何精准操作,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真正给种粮农民以实惠。2015年要完善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和玉米、油菜籽临储收购政策,探索按卖粮给予补贴收购的办法,农民卖一斤粮给予最低收购价一斤的收购,然后逐渐扩充到整个种粮补贴范围。



  在现阶段必须坚持口粮,也就是小麦、稻米最低收购价政策,口粮要实现完全自给,没有对外依存度,不过要改变目前的粮食补贴形式,探索粮食补贴方式或方法,按产量或播种面积可操作性差,最好按农民卖一斤粮,国家给予一斤补贴,改变按承包地给予甚至平均分配粮食补贴的办法,增加各类补贴的准确性或指向性。




  中国特殊国情粮情,决定了粮食价格不能也不会由市场完全决定或形成,必须利用两只手,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现货和期货两种实现形式,而托市收购政策就是粮食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的结合体。粮价扑朔迷离,粮食目标价格补贴只能用于受国际市场制约的品种,诸如大豆、棉花。小麦、稻谷必须长期坚持最低收购健政策。


  时间和实践已经证明,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管用,效果良好,不是象有些所谓的专家或企业说得一无是处,扭曲市场,粮食目标价格补贴可操作性差,短时期不可能完全实现。中国的粮食市场和价格绝不会一蹴而就,单纯由市场起决定作用,是无稽之谈,必须两只手都要用,托市收购必须长期坚持,只不过在收储主体和监管方面加以完善。


  小麦托市绝不是所谓的脱市,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将粮价下行时粮食托底托住粮价的功劳,丢掷一边,把小麦托市收购说得一无是处,扭曲价格,背离商品属性,简直是夸大其词,粮价一路走来,稳中有升的态势,说明小麦托市没有扭曲价格,是随着成本增加的自然上升,有资料显示,农业种植成本持续增加,种粮仍然赔钱,那种“不能再提保护或增加种粮农民收益”的论调,纯属胡言乱语,纸上谈兵。


  2015年加快完善粮食托市收购政策,一是继续适度引导粮食价格趋于合理空间,二是把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作为管理主体,委托中储粮和地方粮企收购,实行收购资金分贷分还,建立健全各级粮食交易中心,托市粮进场交易,避免出库难等利益纠结违规现象发生。

加快实施大豆、棉花目标价格试点进度,建议农产品目标价格试点仅限于棉花和大豆,小麦、稻米主粮品种近年不宜采用,一是目标价格确定,要综合考量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有一定的利益空间,参照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现货、期货两个市场。所采集的市场价格,可以是个动态数字,即分为采价期(集中上市期),或市场期,两个平均价格,因为本身价格在采价期或其他时间段就有动态变化,如棉花在当年9——11月一个平均价格,其他时间是另外一个平均价格,大豆亦然,分两个时间段予以补贴。

目标价格补贴对象要真正落在种粮农民手中,要考虑土地流转,也要把补贴发到租种者手中,补贴范围综合农产品播种面积和交售数量,也就是按粮食播种面积和卖给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或供销部门的数量,即在启动实施目标价格补贴时,参照粮食或农产品播种面积、产量,农民或农场主卖一斤粮食、棉花,由国家给一斤补贴,具体操作由地方国有粮食、供销企业实施。

最后说,农产品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对稻米、小麦实施,要慎之又慎,目前要改革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探索粮食补贴与出售商品粮挂钩政策,鼓励种粮卖粮,积极探讨粮食补贴与价格形成脱钩的政策,逐步引导市场形成价格,在中国特殊国情下,不能对粮价撒手不管,完全交由市场形成粮价,政府要及时准确出手,否则非乱不可。

2015年国内粮油市场需要再平衡,因为内外压力很大,产量增加乏力的压力,政策性库存的压力,需求不旺的压力,国际油价下降的压力,美元升值的压力,种植成本上升的压力,我们无从知道压力有多大,下行区间有几何,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国内粮油供求新状况越来越来清晰,需要重新调整政策,从粮食生产调整开始,供求的调整努力用市场无形的手来发力,其目的是稳定粮食产量,保护农民和城镇低收入人群的利益。



  解决当前粮食市场三大主要矛盾,要客观分析,历史看待问题,汲取过去粮食相对过剩或品种结构不适,就盲目搞转化,步入粮食“多了多了”、“少了少了”的怪圈,一是实施粮食主体功能区战略,解决谁种粮,能种粮,会种粮,谁吃粮的问题;二是粮食目标价格补贴与托市收购有机结合,探索市场形成粮价机制,改种粮补贴为卖粮补贴,提高粮农积极性。三是加大粮食收储力度,增加地方储备粮规模,增加或改善粮食主产区仓储基础设施,利用好政府有形的手,中国的粮食问题必须走市场配置和政府调控有机结合的路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