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约谈食用油涨价国际粮商宏观调控益海嘉里财经 |
分类: 晓明析财经 |
近日,中粮、益海嘉里等食用油企业分别宣布提高旗下食用油产品的销售价格,国内食用油市场随即掀起一波以花生油为主的“涨价潮”。约谈一次,就管一段时间,但是最终还是带头涨价,发改委约谈这种行政手段,在大豆油市场被占据、央企唯我独尊的天下,已经黔驴技穷。
大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益海嘉里,其大豆、大豆油定价权、话语权已经牢牢掌控在人家手心。中粮这个貌似替天下人分忧的央企,打造所谓的全产业链,不知道和谁抗衡,为谁谋利。这不就明白了涨价的真正动机了吗!也明白约谈只是捉迷藏玩游戏了吗!
抵消成本上升的压力,都是鬼话,在国内cpi破2的时代,你有几多原材料和人工成本,要通过提价来对冲啊,明眼人一眼看出,食用油涨价是这些巨鳄们的集体约定冲动,是对广大消费者购买预期的一种“撕咬”,是对当前或今后国内食用油市场和价格的发起的一次次钳制。
教训是惨痛的,从国际第一的大豆主产国,沦为进口第一大国,我国年进口量大豆接近6000万吨,并有逐年剧增的势头。不由地想起基辛格的一句话,谁掌握了粮食,谁就掌握了整个人类。
入世以后,泥沙俱下,国际ABCD四大粮商已死死扼住粮食进口国的咽喉,以益海嘉里为首的国际粮商巨鳄对中国粮油市场无孔不入,极尽蚕食之能事。大肆并购和买断国内粮食企业,张开大口吞进粮油,意在掌控粮价和粮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发改委约谈只能起到短期作用,控制很难,但调控是可以的,国家拥有大豆储备,可以采取行政手段稳定食用油价格。
粮油涨价是一支风向标,国际上特别是美国一有风吹草动,国内就摇摆不定,树欲静而风不止。这次食用油涨价,是以花生油、大豆油为主的涨价。大豆是生产食用油的主要原料,而我国一直是以进口大豆为主要获取途径。今年美国大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豆产量,造成国际市场大豆价格暴涨,直接影响到了我国食用油价格上涨。
这方面的经验教训要认真总结汲取,2009——2010年粮油市场可谓“异彩纷呈”,多家收购主体竞相入市抢购粮食,调控手段缺失或不到位,导致粮油市场价格蹿升,无序流通,通胀预期加大,也影响了其他产品价格稳定。1997年粮食实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过分强调政府宏观调控的力量,粮食市场价格应托无力托起,结果造成大量压库,财政重新背上包袱。
国内粮食价格的形成机制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曾有人讲,当前粮价不是由供求关系来形成,诚然我国粮价,特别是食用油价格,受国际国内两种市场资源和定价左右,但是我国粮价在政策性干预和自然禀赋的双重影响下,粮价走势始终波澜不惊,粮价作为中心价格,稳中有进,国家的宏观调控须臾不离开是重要因素,这是国情和粮情的必然选择。
确保粮油市场价格波澜不惊,警惕传导性和诱发其他食品价格连带上涨,必须始终不渝抓粮油生产,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确保基础牢靠。同时坚持宏观调控不松动,发挥好各级储备粮油对国际粮商,或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调控作用,用经济的、行政的、市场的、法律的手段,作用于粮油市场和价格。
关键时候对中粮之类的央企采取必要的干预手段,不听招呼,直至采取撤并机构换人的举动,还就是不认那个邪,不信东风唤不回,决不允许扰乱粮油市场秩序和搅乱价格的行径肆意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