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分类: 晓明析财经 |
18亿亩耕地红线不容越过,但是各处各道的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雨后春笋,方兴未艾,或者说“圈地”良久,不见客商或项目,难道都是占用的山岭薄地?尽管说土地要占补平衡,从哪里补?有多少能复垦的土地、后备的土地资源?尽管在土地占用高压态势下,国土资源部每年都能查出到一批非法占用土地的案例,这不是明证吗!
一方面要坚持查出违法占地不手软,另一方面要坚决落实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发展职责明确,该干么干么,一定的国土空间具有多种功能,但必有一种主体功能。从提供产品的角度划分,或者以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为主体功能,或者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或者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更为可贵的是要对关系国计民生粮食主产区或关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功能区实施转移支付、补偿政策。
国家把全国农产品划分为“七区二十三带”,为限制开发区,把提供农产品作为主体功能,粮食主产区具有生产粮食产品和生产生态产品的双重功能。粮食生产一方面是利用自然、消耗资源、形成排放的粮食产品,为国家粮食安全产出过程,但同时也发挥了保护生态、美化田野和环境、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消化排放、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的作用。
保护基本农田,限制过度开发建设,限制大规模占用土地搞工业生产,将粮食主产区纳入生态补偿政策的扶持范围,或采取与禁止开发区基本相同的补偿政策,既是国家主体功能区配套扶持政策的应有之义,也是人类对主产区粮食耕地的生态关怀和对“衣食父母”的人文关怀,符合公平、正义的原则。
让种粮人有地种,让种粮人会种地、能种地,始终立足国内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粮食主产区主体功能带架构和政策体系框架。粮食主产区的主体功能是提供粮食产品和生态产品,若大量占用耕地和大规模搞城镇化和工业化,就会损害粮食生产能力,对粮食和食品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同时也破坏生态自然环境。因此,必须区分不同国土空间的主体功能,根据主体功能定位确定开发的主体内容和发展的主要任务。
在粮食主产区不允许把工业和城镇化发展作为主体功能。把农产品主产区作为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区域,是为了切实保护这类农业发展条件较好区域的耕地,使之能集中各种资源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也可以使国家强农惠农的政策更集中地落实到这类区域,确保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农村面貌不断改善。此外,通过集中布局、点状开发,在县城或大的城镇适度发展非农产业,可以避免过度分散发展工业带来的对耕地过度占用等问题。
为解决粮食主产区财政困难等突出问题,应实施特殊的扶持和补偿政策,并逐步建立机制。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确保长治久安、粮食安全的第一要着,怎么强调、怎么抓都不为过,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定义实施,辅之于严格的激励约束机制,坚持红线不动摇,坚持土地高压态势不松动,坚持科学发展不松劲,定能解决明天有地种、愿种地、谁来种地、土地集约使用、分类使用、永续利用的各种问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