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到了终结玉米低价时代的时候了

(2012-04-20 10:48:19)
标签:

财经

分类: 晓明析财经

 

                                                                                

 根据中国社科院的2012版《农村绿皮书》预测,今年玉米产量将超过稻谷产量,成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但是,从过去8年的历史来看,尽管玉米产量是粮食品种中增长幅度最大,但是玉米价格也是主要粮食品种中增长幅度最大的。随着经济用途和燃料乙醇战略价值的提升,玉米早已不再是“乡巴佬”了,它摇身变为“阳春白雪”。

 

 

 

近年来,随着玉米和小麦市场价格的倒挂,饲料产业以玉米为原料比重在下降,玉米深加工项目的无限制膨胀,国际上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玉米燃料乙醇的国家战略的出台,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不得不对国内玉米产销以及深加工进行反思和定位。

 

 

小麦、玉米一直是北方地区两大主要粮食品种。从计划经济时期,小麦被称作细粮,玉米被称作为粗粮,用作饲料、淀粉等加工原料。长期以来,玉米市场价格、收购价格一直低于小麦价格。近年来,由于玉米转化生物质燃料,加工用途及需求量不断扩大,国内玉米价格历史性地超过了小麦价格,这是罕见的。

 

作为饲料等加工企业考虑饲料产品成本,采购价格低于玉米的小麦作为饲料原料,无可厚非,也没有必要担心浪费等问题,其实玉米产量大大高于小麦产量。玉米价格近年来一直攀升,国内价格甚至高于国际价格。国内玉米供求继续趋紧,进口玉米数量也不断创新高。继1月份我国玉米进口量创10年历史新高的75.1万吨后,2月份玉米进口量仍达52.1万吨,预计3月玉米进口量在50万吨~80万吨之间,今年一季度的进口量就有可能超过去年全年的进口量。美国玉米正在以其价格优势逐步攻占中国市场。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玉米出口国,随着国内玉米产能的下降和销量的剧增,利用国际玉米价格较低的优势,进口美国玉米已成为常态,反映了我国粮食产能布局的调整和国内粮食价格已进入高价企升时期,也足以看出玉米进口贸易政策的调整的。

 

这一现象对我们也不乏启示和思考。

我国粮食生产布局及粮食品种结构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过去南粮北调变为北粮南运;过去出口玉米,适当进口一部分加拿大或美国、澳大利亚的小麦作为品种调节,而现在是大量进口玉米和大豆,进口大米数量也在增加。一是国际国内粮食差价较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内粮食需求结构在发生变化。因此要按照国家2008年出台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以及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的规划,搞好布局规划,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同时要高度重视秋粮生产,特别是抓好主产区玉米的生产,立足自给,搞好规划,发展玉米深加工,有选择的抓好玉米生物质能源的生产。

 

鉴于当前玉米的经济价值及用途,以及在粮食产量和农民增收中的比重,建议将玉米列入主产区最低收购价托市收购范围。

玉米或将告别低价时代,要牢牢掌控玉米粮源的控制权。国际方面,美国玉米的饲料需求近几年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是太大,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层面上。目前消费领域上涨最为明显的是燃料乙醇行业,从2005年开始呈直线上扬的态势,尤其是奥巴马政府执政之后,其民主党对燃料乙醇生产十分支持,所以燃料乙醇用量在不断加大,保持在一个相对高的水平,而且燃料乙醇用量仍有增加的可能。如果美国政府继续大力倡导燃料乙醇,依靠进口美国玉米的国家,将面临比较严重的威胁和考验。所以美国燃料乙醇用量的大幅提升是否会改变世界玉米的供需格局应值得特别关注。

从玉米价格的升高,我们看到未来中国粮食价格的形成机制必须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随着近期国税总局调整增值税税率和财政部下调生物燃料乙醇财政补助标准两大重拳出击下,玉米深加工项目受到越来越多的抑制。尽管如此罕见措施对待玉米深加工项目,但是在总体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玉米价格仍然居高不下。唯有有效遏制玉米深加工行业的准入门槛,加大税收调剂,方能配合玉米产能和销售布局的调整,引导玉米价格的有序上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