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橄榄油以次充好掺杂使假想到国人的嘴和胃

(2012-04-15 16:29:58)
标签:

财经

分类: 晓明论社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表示,最近一项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显示,我国平均6个半人中就有1人次罹患食源性疾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凡是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病原体使人体患上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统称为食源性疾病。媒体多有披露,进口橄榄油比较常见的掺杂使假手段是将其他植物油或油橄榄果渣油掺入橄榄油中,重新勾兑封装后标称为橄榄油销售,其中大多冒充特级初榨橄榄油。

 

进口橄榄油以次充好主要是将其他级别的初榨橄榄油冒充特级初榨橄榄油,或将一些不是初榨的橄榄油冒充初榨橄榄油销售。实际上我国进口橄榄油中初榨油所占比例不超过40%,其他的则是精炼橄榄油等油品,此外我国还进口了大量的油橄榄果渣油,但是销售市场上公开标明精炼橄榄油或油橄榄果渣油的几乎没有。

 

都到哪里去了呢?分装或再加工,猫腻多多,可想而知,同时标签不规范,虚假宣传,夸大其词,极尽之能事,误导消费者,赚取不义之财,在橄榄油这一单一油品上表露的淋漓尽致。

 

食品安全任重道远,既有生产加工商的良知,又有监管的范围和力道,还有公众的科学辨别力和认知度,数以亿计的小的食品加工点和小作坊、小摊点、小饭店,仅靠工商部门一家难以全覆盖的监管,就是卫生、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一起行动,也难以应对,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打一场“人民战争”,方能解决问题。

 

近几年食品、药品、保健品等等,顶风作案,呈现出新特点,有害食品等形成产加销产业链,涉及地域广、反侦察能力和隐蔽性强,同时钻政策、国家标准的空子,打着科学健康的幌子反科学,突破消费者的认知底线或利用知识欠缺,大肆生产加工销售有害身体的食品。

 

有人戏言,城里人怎么这么抗药呢?毋庸讳言,从地沟油、染色馒头、过期月饼、镉大米到毒大米、苏丹红、使过剧毒农药的韭菜,我们的生活无处不在受到威胁,尽管国家加大了打击监管力度,但是屡有发生,必须持之以恒,建立分级分段立体式监管模式,即实行地方政府分级负责制,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分段无缝对接监管,纵到底,横到边,不留空白和死角。

 

同时尽快出台食品安全宣传规划,必要时列入立法内容,作为各级各部门的义务和职责,作为大中专和中学生,必选课业,在城乡社区加强宣教,在全社会普及食品安全科学常识,不搞一阵风,要下毛毛雨,通过坚持普及,提高国人食品安全的认知和知晓水平,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的监管监督和举报,管住自己的嘴,护好自己的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