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笑话13则

标签:
健康教育文化日本北海道生活 |
中医笑话系列:
1、病重 有一天姐姐头疼,我妈说有个老中医看的挺好的, 我就带姐姐去了。一去中医说先把脉吧, 就拿出来一个小枕头一样的东西, 结果我姐姐直接把头放到了小枕头上, 当时我就笑喷了,就听老中医哭笑不得的说: “我行医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病得这样重的。”
2、专治老中医 专治老中医 “你的痘这么久了也不见好,怎么不去看下老中医?” “看了很多,没用!” “为什么呢?” 我的这是祖传密痘,专治老中医!”
3、老中医果然厉害 老中医对我说洗脚水可以让人力大无穷, 不知疲倦。 回家我就试了一下,老中医果然没骗我。 这不,我刚给我爸喝了一口, 他已经没日没夜的打我两天了!
4、按方抓药 坐在诊台对面的老中医对我说:“ 你这个病主要是因为清气下降、浊气上升。 邪气逆乱导致的气血不足。 五脏虚症,照我这个方子抓两服药吃了就好了。” 方子上写着当归、人参、田七等名贵的中药材, 于是我拿着方子去超市买了一瓶飘柔汉方本草洗发露……
5、药未到病已除 门口来了一个老中医卖中药,众人围观, 我也去看热闹,老中医一把拉住我,给我号脉。 老中医问我:“小伙子,是不是每天早上5点多就睡不着了?” 我点头 老中医又问:“是不是每天晚上睡的都很晚?” 我又点头 老中医又问:“是不是有时候很焦虑?” 我又点头 老中医高兴:“来,来,来,买我的药,保证药到病除” 我:“切,谁吃你的药,我的病从昨天开始已经好了!” 老中医:“什么意思?” 我:“老子高考完了,一切都好了”
6、就诊对话 一个中医院男医生给一位低头不语的年轻漂亮的女士号脉。 大夫突然说:“亲爱的,你有什么事儿?” 女士抬起头说:“我不是你亲爱的,我也不知道我有什么事儿。” 大夫又说:“亲爱的,那就晚上到家说吧。” 女士说:“我不是你亲爱的,有事儿就不能在这说吗?” 大夫接着说:“亲爱的,我现在不方便跟你说。” 女士起身要走, 大夫马上转过神来说:“啊,对不起,我刚才在用蓝牙跟老婆通电话。”
7、孩他妈是个吃货 儿子病了,到中医院去给他看病, 中医大夫给他开了汤药。 大夫嘱咐道:“每包100克熬一次,一天三包。” 我对大夫说:“你每包给我装120克吧!” 大夫问:“为什么呢?” 我说:“孩子她妈是个吃货,给孩子熬药她肯定要尝一些的!”
不可余药
从前,有一庸医,不学无术,却偏偏声称熟读《内经》、《伤寒》。
一天,一位病人就诊,诉说几天前淋雨感冒,现感腹部胀满,烦燥不安等。这医生翻开《伤寒论》,念道:“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不可用其他的药),宜抵当丸。”于是,他照着书本开好处方,对病人嘱咐道:“回家后将药煎好,连药渣一起服下,这样才能有效。这是书上说的。”
病人愕然。
覆杯则卧
有人患失眠症,去求教某医。这医生只开了半夏,秫米两味药。见病人半信半疑,这医生沉着地说,“至关重要的还在后头哩。服药之后,一定要将药杯翻过来放在茶几上,这样便能安睡。”
旁人请教其中的奥秘,这医生解释道:“《灵枢•邪客篇》说:“目不瞑者,饮以半夏汤一剂(由半夏、秫米组成)。其病新发者,覆杯则卧’,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旁人笑道:“《灵枢》‘覆杯则卧’这个词可是用来形容药效神速的啊!”
锡饧不辨
戴元礼是明朝的名医。有一次,他因事进京,听说京城里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医生,医术高明,治病往往很快见效,于是,他决定去拜访这医生。到了那里一看,果然门庭若市,应接不暇。这时,刚好一位病人取药从戴元礼旁边经过,忽见那名医追了出来,对病人说:“煎药时可别忘了放入一块锡”
戴元礼想:我行医这么多年,只听说金银玉石铜铁可入药,唯独没听说过锡能入药。这难道就是他的过人之处?于是,他施礼向那人讨教。
那名医认不得戴元礼,不屑地说:“难道你没见仲景小建中汤与的‘饧’字吗?”
戴元礼一听,乐了。张仲景小建中汤可从没说过用锡啊,倒是原文里有一“饧”字。饧者,饴也。饧原来就是我们爱吃的饴糖!
郎中止风
从前,有和尚、道士、郎中三人随大伙坐船渡河。船到江心,忽然刮起大风,渡船在风浪中颠簸不止,众人大惊,乱作一团,小船有翻沉的危险。船夫央求和尚、道土用法术止住恶风,稳住众人情绪。
和尚欣然同意,他捻动佛珠,口中喃喃有声:“有请现音大士快把风浪制伏。”
道士接着把手往南方一指,念道:“风伯雨师,各就各位,急急如律令。”
他刚住口,只见郎中捻着银须,不慌不忙地开口道:“防风——僵蚕——天麻——乌梢蛇……—齐上阵。”
众人疑惑不解,郎中笑道:“它们都是止风的药啊。”大伙—听,无不捧腹大笑,紧张心情顿时松弛了不少。
起死回生
鲁国有个名叫公孙绰的人,曾向别人吹牛说:“我能起死回生。”
人们问他用什么办法,他回答说:“我平时能治疗半身不遂的病,现在只须再加—倍用药,不就可以起死回生了吗?”众人大笑。
退 热
—户姓杨的人家有个宝贝儿子患上热病,全身发烫,忙请张姓医生诊治。医生开药后离去。哪知病孩服下医生开的药,顷刻间便命归黄泉。这户人家悲愤不已,找这医生评理,指责他杀人不用刀。医生听了不服气,争辨道:“刚才病儿全身发热,现已全身发凉,说明热势已退,怎好来责备我呢!”囫囵吞枣
有个医生常从中医角度向人介绍水果的吃法。一次,他向别人讲生梨、生枣的吃法,说:“吃生梨对人的牙有好处,但对脾胃有害处;吃生枣则恰好相反——对脾胃有好处,而对牙有害处。”
旁边一人听过医生的介绍,自作聪明地接着说:“我有个好办法!吃生梨时只用牙齿咀嚼,不吞咽下去,这不就能对牙齿有好处,而避免损伤脾胃吗!” “那么,大枣怎么吃呢?”医生问道。
他讷讷地说:“这不是很简单么。吃枣时不用咬,整个地吞下去就行了呗。这样既可健脾,又不至于损坏牙齿。”
https://mp.weixin.qq.com/s/W0THIFyGjJf7KrGyp04vOA
1、病重 有一天姐姐头疼,我妈说有个老中医看的挺好的, 我就带姐姐去了。一去中医说先把脉吧, 就拿出来一个小枕头一样的东西, 结果我姐姐直接把头放到了小枕头上, 当时我就笑喷了,就听老中医哭笑不得的说: “我行医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病得这样重的。”
2、专治老中医 专治老中医 “你的痘这么久了也不见好,怎么不去看下老中医?” “看了很多,没用!” “为什么呢?” 我的这是祖传密痘,专治老中医!”
3、老中医果然厉害 老中医对我说洗脚水可以让人力大无穷, 不知疲倦。 回家我就试了一下,老中医果然没骗我。 这不,我刚给我爸喝了一口, 他已经没日没夜的打我两天了!
4、按方抓药 坐在诊台对面的老中医对我说:“ 你这个病主要是因为清气下降、浊气上升。 邪气逆乱导致的气血不足。 五脏虚症,照我这个方子抓两服药吃了就好了。” 方子上写着当归、人参、田七等名贵的中药材, 于是我拿着方子去超市买了一瓶飘柔汉方本草洗发露……
5、药未到病已除 门口来了一个老中医卖中药,众人围观, 我也去看热闹,老中医一把拉住我,给我号脉。 老中医问我:“小伙子,是不是每天早上5点多就睡不着了?” 我点头 老中医又问:“是不是每天晚上睡的都很晚?” 我又点头 老中医又问:“是不是有时候很焦虑?” 我又点头 老中医高兴:“来,来,来,买我的药,保证药到病除” 我:“切,谁吃你的药,我的病从昨天开始已经好了!” 老中医:“什么意思?” 我:“老子高考完了,一切都好了”
6、就诊对话 一个中医院男医生给一位低头不语的年轻漂亮的女士号脉。 大夫突然说:“亲爱的,你有什么事儿?” 女士抬起头说:“我不是你亲爱的,我也不知道我有什么事儿。” 大夫又说:“亲爱的,那就晚上到家说吧。” 女士说:“我不是你亲爱的,有事儿就不能在这说吗?” 大夫接着说:“亲爱的,我现在不方便跟你说。” 女士起身要走, 大夫马上转过神来说:“啊,对不起,我刚才在用蓝牙跟老婆通电话。”
7、孩他妈是个吃货 儿子病了,到中医院去给他看病, 中医大夫给他开了汤药。 大夫嘱咐道:“每包100克熬一次,一天三包。” 我对大夫说:“你每包给我装120克吧!” 大夫问:“为什么呢?” 我说:“孩子她妈是个吃货,给孩子熬药她肯定要尝一些的!”
不可余药
从前,有一庸医,不学无术,却偏偏声称熟读《内经》、《伤寒》。
一天,一位病人就诊,诉说几天前淋雨感冒,现感腹部胀满,烦燥不安等。这医生翻开《伤寒论》,念道:“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不可用其他的药),宜抵当丸。”于是,他照着书本开好处方,对病人嘱咐道:“回家后将药煎好,连药渣一起服下,这样才能有效。这是书上说的。”
病人愕然。
覆杯则卧
有人患失眠症,去求教某医。这医生只开了半夏,秫米两味药。见病人半信半疑,这医生沉着地说,“至关重要的还在后头哩。服药之后,一定要将药杯翻过来放在茶几上,这样便能安睡。”
旁人请教其中的奥秘,这医生解释道:“《灵枢•邪客篇》说:“目不瞑者,饮以半夏汤一剂(由半夏、秫米组成)。其病新发者,覆杯则卧’,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旁人笑道:“《灵枢》‘覆杯则卧’这个词可是用来形容药效神速的啊!”
锡饧不辨
戴元礼是明朝的名医。有一次,他因事进京,听说京城里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医生,医术高明,治病往往很快见效,于是,他决定去拜访这医生。到了那里一看,果然门庭若市,应接不暇。这时,刚好一位病人取药从戴元礼旁边经过,忽见那名医追了出来,对病人说:“煎药时可别忘了放入一块锡”
戴元礼想:我行医这么多年,只听说金银玉石铜铁可入药,唯独没听说过锡能入药。这难道就是他的过人之处?于是,他施礼向那人讨教。
那名医认不得戴元礼,不屑地说:“难道你没见仲景小建中汤与的‘饧’字吗?”
戴元礼一听,乐了。张仲景小建中汤可从没说过用锡啊,倒是原文里有一“饧”字。饧者,饴也。饧原来就是我们爱吃的饴糖!
郎中止风
从前,有和尚、道士、郎中三人随大伙坐船渡河。船到江心,忽然刮起大风,渡船在风浪中颠簸不止,众人大惊,乱作一团,小船有翻沉的危险。船夫央求和尚、道土用法术止住恶风,稳住众人情绪。
和尚欣然同意,他捻动佛珠,口中喃喃有声:“有请现音大士快把风浪制伏。”
道士接着把手往南方一指,念道:“风伯雨师,各就各位,急急如律令。”
他刚住口,只见郎中捻着银须,不慌不忙地开口道:“防风——僵蚕——天麻——乌梢蛇……—齐上阵。”
众人疑惑不解,郎中笑道:“它们都是止风的药啊。”大伙—听,无不捧腹大笑,紧张心情顿时松弛了不少。
起死回生
鲁国有个名叫公孙绰的人,曾向别人吹牛说:“我能起死回生。”
人们问他用什么办法,他回答说:“我平时能治疗半身不遂的病,现在只须再加—倍用药,不就可以起死回生了吗?”众人大笑。
退 热
—户姓杨的人家有个宝贝儿子患上热病,全身发烫,忙请张姓医生诊治。医生开药后离去。哪知病孩服下医生开的药,顷刻间便命归黄泉。这户人家悲愤不已,找这医生评理,指责他杀人不用刀。医生听了不服气,争辨道:“刚才病儿全身发热,现已全身发凉,说明热势已退,怎好来责备我呢!”囫囵吞枣
有个医生常从中医角度向人介绍水果的吃法。一次,他向别人讲生梨、生枣的吃法,说:“吃生梨对人的牙有好处,但对脾胃有害处;吃生枣则恰好相反——对脾胃有好处,而对牙有害处。”
旁边一人听过医生的介绍,自作聪明地接着说:“我有个好办法!吃生梨时只用牙齿咀嚼,不吞咽下去,这不就能对牙齿有好处,而避免损伤脾胃吗!” “那么,大枣怎么吃呢?”医生问道。
他讷讷地说:“这不是很简单么。吃枣时不用咬,整个地吞下去就行了呗。这样既可健脾,又不至于损坏牙齿。”
https://mp.weixin.qq.com/s/W0THIFyGjJf7KrGyp04vOA
前一篇:很有趣:中医谜语100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