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教研——主题游戏观察分析

分类: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平阳县萧江镇爱绿艺术幼儿园
项目名称 |
园本教研 |
项目负责人 |
张友玲 |
活动时间 |
2022.5.11 |
活动地点 |
四楼会议室 |
活动主题 |
主题游戏观察分析 |
主讲人 |
张友玲 |
参加对象 |
全体教师 |
申请学时 |
2学时 |
活 动 内 容 及 进 程 |
案例描述:
在哪里买糖?谁去卖糖?孩子们非常踊跃,都想抢着来。老师请森森来卖糖,其他孩子呼啦啦跑上来,纷纷自己拿糖,没有秩序,游戏只好中断了。教师带领幼儿来到超市,让他们实地观察别人是怎样买东西的。
“老师,糖都卖没了,怎么办?”于是大家动手继续做“糖果”。 问题: 1.案例中的教师是如何组织指导这个游戏教学的? 2.在该游戏教学中教师发挥了什么作用? 两个问题的提出,教师们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解读。 梅秀平:游戏开始时,孩子们兴趣很高,情绪愉悦,自主讨论游戏并且确定游戏。因为是小班小朋友对于角色扮演游戏比较模糊,所以教师帮助幼儿学会扮演和分配角色,确定了一个小朋友来卖,其他孩子为顾客。但因为孩子们的生活经验缺少,不懂得如何有秩序的去买自己需要的东西。所以,教师利用园外教育资源的优势组织幼儿去超市观察,加深幼儿对周围环境和现实生活的现象。在第二天的游戏中,幼儿自主并有秩序的排好队进行游戏,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促进了游戏情节的发展。 曾青青:教师适当的介入给予了幼儿更多的思考,带领幼儿参观超市提升了幼儿的社会经验与对金钱的认知,教师做到了有观察,有思考的去组织,指导幼儿的游戏。 温正荷:在这个案例中,老师观察的非常仔细,看得出这里的老师非常有经验,在孩子遇到无法进行游戏是,这位教师就将孩子带到了超市,让孩子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其他人是怎么样购买东西的累计经验,让孩子们更加且实际的体验到了日常生活中大家是怎么在超市里购买东西的,让孩子们在游戏中的得到了很好的启发,教师适当的介入让孩子们游戏又有序的继续开展着。 郑建夏:教师了解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教师参与到游戏中,给与孩子们间接帮助和引导,促进了游戏的开展和实施。将幼儿引入正确的游戏方向,提高了游戏的质量。小班孩子在角色扮演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关系。 罗玉环:在该游戏中教师的作用起双重的——既是教育指导者又是游戏伙伴。游戏中教师要变成幼儿,作为幼儿的游戏伙伴,参与游戏过程,与幼儿一起相互交往,遵守游戏规则,与幼儿共享快乐。这种环境气氛有益于激发幼儿的独立自主性,减少对成人的依赖;再就是有益于激发幼儿的思维,激发他们积极的创造性活动。教师在成为幼儿游戏伙伴的同时,还须注意发挥教育者的引导作用,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职责,在游戏过程中有目的地对幼儿施加积极的影响。教师对幼儿游戏予以指导的教育价值就在于引导幼儿行为的方向性。 顾岚:教师根据近期的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需要,观察是教师实现目标,追随孩子需要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实践操作中,通过看、听、想、记等方法来观察孩子,揣摩他们的心理,分析他们的行为,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材料,以推动孩子的发展。
1.
2.
3.
4. |
||
活 动 反 思 与 意 见 |
通过主题背景下案例的研讨与解析,教师更清晰了在主题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游戏组织策略以及角色的定位,懂得了教师是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在今后主题背景下的游戏实施中,有了助推。 |
||
过程确认 |
情况属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