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园本教研——主题游戏观察分析

(2022-06-14 14:56:44)
分类: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平阳县萧江镇爱绿艺术幼儿园

项目名称

园本教研

项目负责人

张友玲

活动时间

2022.5.11

活动地点

四楼会议室

活动主题

主题游戏观察分析

主讲人

张友玲

参加对象

全体教师

申请学时

2学时

案例描述:

    小一班进行甜蜜蜜主题活动时,用废旧的糖纸包起小石块或者橡皮泥制作出了很多糖果,这些糖果能做什么游戏呢?孩子们讨论得很热烈,最终决定玩买糖的游戏。

在哪里买糖?谁去卖糖?孩子们非常踊跃,都想抢着来。老师请森森来卖糖,其他孩子呼啦啦跑上来,纷纷自己拿糖,没有秩序,游戏只好中断了。教师带领幼儿来到超市,让他们实地观察别人是怎样买东西的。

    第二天,游戏时他们主动排好了队,教师也站进队伍来买糖。请问有橘子味的糖吗?谦谦先是一愣,然后高兴地说:有,你要几块?”“5块,还有别的口味吗?”“有草莓味的、西瓜味的,你还要吗?”此时排队的孩子开始窃窃私语。忽然,萱萱小声地说:“老师,买糖要交钱!”老师说:“哎哟,我的钱不够了!”此时孩子们纷纷抢着出主意。

    在教师的帮助下,孩子们在悄悄话角区临时搭建了一个小小银行,并复印了大量的1元纸币,由伟伟出任银行职员。萱萱第一个来取钱:你好,我要取钱。”“好的,取多少?”“2块。”“请输入密码。可是没有密码机怎么办,伟伟伸出小手说:假装我的手能摁密码。大家相视一笑。伟伟给了萱萱2,萱萱乐颠颠地去买糖:你好,我要买2块钱的糖!

老师,糖都卖没了,怎么办?”于是大家动手继续做“糖果”。

问题:

1.案例中的教师是如何组织指导这个游戏教学的?

2.在该游戏教学中教师发挥了什么作用?

     这个案例的背景是主题下开展的区域活动,教师根据班级现阶段主题内容的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从幼儿的发展需求和兴趣出发,有目的地创设区域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在操作摆弄中进行个别化学习活动。

两个问题的提出,教师们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解读。

梅秀平:游戏开始时,孩子们兴趣很高,情绪愉悦,自主讨论游戏并且确定游戏。因为是小班小朋友对于角色扮演游戏比较模糊,所以教师帮助幼儿学会扮演和分配角色,确定了一个小朋友来卖,其他孩子为顾客。但因为孩子们的生活经验缺少,不懂得如何有秩序的去买自己需要的东西。所以,教师利用园外教育资源的优势组织幼儿去超市观察,加深幼儿对周围环境和现实生活的现象。在第二天的游戏中,幼儿自主并有秩序的排好队进行游戏,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促进了游戏情节的发展。

曾青青:教师适当的介入给予了幼儿更多的思考,带领幼儿参观超市提升了幼儿的社会经验与对金钱的认知,教师做到了有观察,有思考的去组织,指导幼儿的游戏。

温正荷:在这个案例中,老师观察的非常仔细,看得出这里的老师非常有经验,在孩子遇到无法进行游戏是,这位教师就将孩子带到了超市,让孩子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其他人是怎么样购买东西的累计经验,让孩子们更加且实际的体验到了日常生活中大家是怎么在超市里购买东西的,让孩子们在游戏中的得到了很好的启发,教师适当的介入让孩子们游戏又有序的继续开展着。

郑建夏:教师了解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教师参与到游戏中,给与孩子们间接帮助和引导,促进了游戏的开展和实施。将幼儿引入正确的游戏方向,提高了游戏的质量。小班孩子在角色扮演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关系。

罗玉环:在该游戏中教师的作用起双重的——既是教育指导者又是游戏伙伴。游戏中教师要变成幼儿,作为幼儿的游戏伙伴,参与游戏过程,与幼儿一起相互交往,遵守游戏规则,与幼儿共享快乐。这种环境气氛有益于激发幼儿的独立自主性,减少对成人的依赖;再就是有益于激发幼儿的思维,激发他们积极的创造性活动。教师在成为幼儿游戏伙伴的同时,还须注意发挥教育者的引导作用,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职责,在游戏过程中有目的地对幼儿施加积极的影响。教师对幼儿游戏予以指导的教育价值就在于引导幼儿行为的方向性。

顾岚:教师根据近期的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需要,观察是教师实现目标,追随孩子需要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实践操作中,通过看、听、想、记等方法来观察孩子,揣摩他们的心理,分析他们的行为,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材料,以推动孩子的发展。

1.      看一发现孩子行为的过程,分析他们的行为。

2.      听一听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对话语言。

3.      通过与孩子的交谈,揣摩孩子的需要。在探索型活动中,教师与幼儿有着一种对话关系。幼儿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命令,而是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直接与周围事物、现象进行对话,直接与教师进行对话。

4.     记一记录孩子的言行,以便更好地研读孩子。教师是游戏的引导者。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始终是一个引导者,教师的引导有助于幼儿准确的表现出游戏内容,发展游戏构思。

园本教研——主题游戏观察分析

通过主题背景下案例的研讨与解析,教师更清晰了在主题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游戏组织策略以及角色的定位,懂得了教师是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在今后主题背景下的游戏实施中,有了助推。

过程确认

情况属实!

    教务处或教科室负责人签字:张友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