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班语言《云朵面包》

(2016-12-13 10:48:58)
分类: 教师公开课教案

大班语言《云朵面包》

执教者:包慧敏

活动目标:

1、尝试读图观察,理解故事情节,大胆参与讲述与表达。

2、体会故事中一家人相亲相爱的浓浓情感。

活动准备:

1、自制PPT  

2、绘本故事《云朵面包》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吃过面包吧,喜欢吃什么样的面包?今天,老师带来的面包你们肯定没有吃过,那就是“云朵面包”。

1、出示《云朵面包》封面,引出故事。

    1)你们看到了什么?

    2)这座屋子里住着小猫的一家。天空阴沉沉的,屋外的小树枝上挂着什么?透过窗户,看都谁睁开了一只眼睛?旁边睡着的是谁?

二、 分页欣赏绘本,理解绘本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开头,猜想情节。

1)妈妈去哪了?去干什么了?

   2、讲述故事第二部分,学习词语。

   1)猫兄弟要去哪里?发现了什么?

   2)小云朵好轻好轻,我们怎么拿回家?

  3、讲述故事第三部分,参与体验。

1)正在厨房做早饭的妈妈可以用这朵云做什么呢?

2)妈妈说我可以用它做成云朵面包,是怎么做的?

3)猜猜云朵面包会是什么味道?

  4、讲述故事第四部分,体会对爸爸的关心。

1)猫妈妈辛辛苦苦做的云朵面包会是什么味道的?可是猫爸爸却享受不到这美味的面包,这是怎么回事呢?

2)猫妈妈看到猫爸爸急匆匆的去上班了,她心里会怎么想?

3)如果你的爸爸也这样饿着肚子上班了,你会对他说什么、做什么?

 5、讲述故事第五部分,体验着爸爸的情节。

1)面包出炉了,它是怎么出炉了?

2)吃了云朵面包,猫妈妈和兄弟俩发生了什么事情?

3)猫兄弟飞到哪里去?我们帮忙呼喊爸爸。

4)风越来越大,猫兄弟很危险了。它们是放弃还是继续找猫爸爸?

  6、讲述故事第六部分,体会爸爸的心情。

    1)爸爸到底在哪呢?

2)从爸爸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什么?为什么惊讶?猫爸爸的心情会有什么变化?

三、完整阅读绘本,感情升华,回归生活。

1、完整欣赏绘本。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你们觉得云朵面包是什么味道的?

  3)你们觉得这是怎样的一家人?

4)教师小结

5)课外延伸

   讨论:如果你也有一个云朵面包,吃了也能飞起来,你会想用“飞”的本领来为你的家人做些什么呢?

 

反思:

绘本《云朵面包》营造出一种甜蜜温馨的家庭氛围。一朵小小的云引发的神奇面包记,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梦幻、幸福的旅程。而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更是一点一点的不断被牵引出,同时孩子们也在猜想、观察猫兄弟与面包发生的故事中体会到了一家人相亲相爱的暖暖的幸福感。

绘本看过很多,但给孩子们上绘本课还是这学期第一次。刚开始有点茫然,怎么来引导学生进入绘本所描绘的世界呢?一开始的想法是:“阅读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阅读中进行语言的训练,并让孩子们爱上阅读。”根据绘本故事,我用猜测式的教学方法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活动,这期间给我很多感受。

在这次活动中,我以面包的味道作为本次教学的导入,本以为这样会让孩子们更快的进入绘本故事,课后才发现面包味道导入直接影响了孩子们对故事的进一步猜测和了解。以至于在课堂上孩子们很关注云朵面包的味道,却很少通过小猫一家与云朵面包发生的故事感受小猫一家相亲相爱的情感。如果我用小猫一家全家福导入是恰到好处的。

在课堂上,我感到小朋友的语言表达还不够清楚完整,他们有想象,但不知如何很好的表达。这与老师的引导有关,因此,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加以注意,帮助幼儿丰富语言表达的经验。另外,通过这次活动感觉自己的教学语言还不够精炼,需进一步提炼,对孩子的提问和引导还要多研究,在讲故事方面的技能要进一步学习提高。

计划赶不上变化,此次对课堂意外情况预想也不够,对孩子的了解不够,他们自己在家已经接触过这个绘本,了解这个故事,因此在课堂上我的思路容易被孩子们打乱。

绘本教学,PPT是一种很好的中介。但是,利用不当也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在本次教学中,为了突出重点词语、便于更好观看故事情节。我把文字加大并做了一定的美化。课堂上,由于大班孩子已有了一定文字的积累,文字直接影响到了孩子们对图片的观察与猜想。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以后的绘本教学课上,我主要将在以下几方面做改进:1.孩子在课堂上能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2.教学时要善于运用绘本画面的细节;3.充分拓展绘本留给我们的想象空间,让孩子们思维的灵活度、广度都得到提升;4.结合绘本内容,找准语言训练点。5.提前充分了解绘本内容以及理清要传达给孩子们的思想,避免有误导孩子思路的引导;6.PPT3以图片为主,文字根据实际需要提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