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中的“焉”(九)
(2017-05-09 16:38:23)
标签:
左传焉桓公十二年桓公十三年桓公十八年 |
桓公十二年
033遂帅师而伐宋,战焉,宋无信也①。
通释:于是率领军队来讨伐宋国,与宋国交战,原因是宋国不讲信誉。
注释与说明:
①帅师者系鲁桓公。伐宋,讨无信也。伐,讨伐。战,作动词,作战,交战。焉,兼词,于是,即“与他们”(于,与;是,他们,指宋国)。“宋无信也”是一个解说判断句。无信,不讲信誉。
034遂见楚子①曰:“必济师②。”楚子辞焉③。
通释:于是去见楚君说:“必须派增援部队。”楚君把他拒绝了。
注释与说明:
①遂见楚子:于是去见楚君。见楚子的人是斗伯比。楚子,楚国国君。遂,于是,见,去见,请见。
②必济师:必须派增援部队。济,增益。
③楚子辞焉:楚君把他拒绝了。辞,拒绝,推辞。焉,于是+助词,即“把他+了”“对此+了”(于,把,对;他,斗伯比;此,斗伯比提出的派兵增援的建议)。
035.036疆埸之事,慎守其一,而备其不虞,姑尽所备焉①。事至而战,又何谒焉②!
注释与说明:
①疆埸之事,慎守其一,而备其不虞,姑尽所备焉:边境上的事情,谨慎地防守自己一边,来防备发生意外,姑且在那尽力做好防备事务。齐人侵鲁疆,疆吏来告,这是鲁桓公回答的。疆埸,这里指边防。埸,音yì,疆界或田界。慎,谨慎地。其,代词,自己的。一,一方,一边。而,连词,相当于“来”。备,防备。其,代词,那里,指所防守的边境。不虞,没预料到的事情,意外之事,实指遭到入侵。姑,姑且。尽,尽力,作动词,尽量做好。所备,防备的事务。焉,兼词,于是,即“在那”“在边境上”(于,在;是,那,指边境上)
②事至而战,又何谒焉:战事来了就迎战,又何必向我请示呢。事至,战事来临。而,连词,相当于“就”。战,作动词,迎战。何,何必。谒,请见面,请示。焉,兼词,于是+助词,即“向我+呢”(于,向;是,我)。
037公会齐侯于泺,遂及文姜如齐①。齐侯通焉②。公谪之,以告③。
通释:鲁桓公在泺地会见齐襄公,鲁桓公于是就带着夫人文姜前往齐国。齐襄公与文姜通奸。鲁桓公谴责文姜,文姜把受到谴责的事告诉给齐襄公。
注释与说明:
①公会齐侯于泺,遂及文姜如齐:鲁桓公在泺地会见齐襄公,鲁桓公于是就带着夫人文姜前往齐国。公,指鲁桓公。齐侯,齐襄公。泺,音Luò,水名兼地名。及,携领。文姜,鲁桓公夫人,齐僖公之女,齐襄公之妹。如,前往,到。
②齐侯通焉:齐襄公与文姜通奸。通,通奸。焉,兼词,于是,即“与她”(于,与;是,她,指文姜)。
③公谪之,以告:鲁桓公谴责文姜,文姜把受到谴责的事告诉给齐襄公。谪,谴责。之,代指文姜。以告,“以其告之”的省略,把受到鲁桓公谴责的事告诉给齐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