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书在法国 |
貌似自己花了两年精心浇灌的博客荒凉了。不是自己不用心写东西了,也不是自己不用心观察生活了,更不是自己不用心思考了,究其原因,从开学到现在,自己真的是太忙了。
从九月开学开始教书----一个不多不少的课时,四所离家不远不近的学校,一百来个不大不小的学生们,再加上自己离这么中规中矩有单位地教书也有些年头了,所以当所有的新节奏相约而至时,自己逃无可逃地手脚并用!
在法国用法语授课经验欠缺是肯定的,但是结合去年一整年的见习经验再加上迄今为止的粗浅了解,我回观总结了一下,找出了让我忙到手脚并用的究竟是什么?
(这里讨论的前提是我想把工作做到位、有基本责任心和使命感但并非要抛头颅洒热血地弃自己的孩子、家庭于不顾而全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一)庞大的备课任务
法国的国讯是自由民主博爱是吧?那好吧,自由就体现在各个方面,作为老师的优势是有充分的自由选择教学方式,甚至有的学科连教材都没有规定,自己编教材,只要遵循大纲要求,你爱怎么教就怎么教,你爱用什么教就用什么教。
我的科目有教材,但是这本汉语教材是法国人编写的,很符合法国成年人的思维习惯,但是教那些11、12岁没有任何基础的初学者,难度不小。是我用过的对外汉语教材中难读最大、最没有规律可寻的一本!
(好在高中组的自学能力相对比较强,理解力也不错,算是备课任务相对小的群组。)
这帮初中生理解力有限、自觉性不强、自学能力也很差,法国人普遍学习外语的能力又不是那么的发达,又守着这么一本好像字典一样的教材,我备起课来有种大海捞针的感觉。
作为应试教育成功出徒的徒弟,我只能花时间把所有需要教的内容“骨架”给拣出来、分出来,然后再掰开了、揉碎了地深入浅出地给出去。
一节50分钟的课,准备教具和上课内容花费的时间平均下来差不多3个小时。
其它科目的老师情况也大多如此,有经验的老师肯定在驾驭教学内容方面更加自如一些,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备课的时间会随着教学年限的延长经验的增长而缩短,因为好多内容是常换常新的,文史、语言文学的老师会有很大的阅读任务。自由地选择教材前提是老师一定是知道哪个材料符合主题,如果选择图书馆读物,那么这个老师对于相关材料的认知肯定得透彻;如果是实事性材料,那么跟进各种实事报道也是这个老师的庞大作业。
所以备课任务真的是不轻松。
(二)课后的批改
相比于其它的工种,工作完了8小时便收摊走人,当老师的却不是这种工作性质。如果教学当中只有教而没有后来的复习作业、作业批改纠错的过程,那么这个教学过程就根本没有完成。学生们的进步速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老师的批改速度和纠错方式。
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所以,布置完作业就得批,考完试就得改,批改完了就得讲。这一套活计下来,一堂课的批改任务保守地说也得两个小时。
所以一堂课看似短短地50分钟,课前课后这么一算,半天过去了。
(三)新老师的节奏-----就怕自己没做够
那天看到了一个跟我一同开始上班的新同事,他看我收了一堆卷子便建议我少考一些,别把自己搞得那么累。
哈哈,我告诉他我是题海里滚出的人,非常相信小考、大考各种考,如果没有这些机械训练作为基础,我不相信的学生们汉字能写好、发音能发准。
这老兄一辈子连英语都不说,对于外语学习没什么概念,再加上他在曾经的学校教了很多年化学,经验也算丰富,所以他的教学习惯已经养成,肯定跟学科不同、年头不同的我不能同日而语。
同事的提醒也没什么恶意,但是新老师的那种“就怕自己没做够”的节奏确实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如果是像以前那样用英语教汉语我还可以做到拎起书本就开课,但现在还用个法语教汉语,备课时真的是被自己的各种假设快搞晕了。哪里去找胆量像人家一样“放轻松”!?
新老师,管你多大岁数,把自己当小年轻的累一累吧!
(四)家---学校----老公---孩子们----孩子们作业----自己作业----孩子们---老公---学校---家
这么一写,发现我的生活内容真的是单一啊,几个词一罗列就概括了。
但是有经验的你一打眼是不是就看出了眉目:一个有老公有孩子的家,而且孩子还是学龄儿童,自己的所有时间当然都是被他们分割了呀。
不过,我得表扬一下孩子爸。对于我的支持还是巨大的,对于我有时吹毛求疵的臭屁也很包容,对于我作为新老师的神经质也都冷静对待,这一切都让我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平静。
顺六妈的各种生活内容紧凑而严肃,活泼而团结,每天固定地里出外进,忙忙碌碌,四脚朝天般地度过一天又一天,等着终于有时间可以打开电脑面对键盘时,却发现自己早已没有了敲字的体力。。。。老眼昏花般地望着忽远忽近的屏幕,前言不搭后语般的惦记着博客,然后就发现:还是不要难为自己了,本来敲字儿就是个业余爱好,为啥还要在没有业余的时间强自己爱好呢?
当一觉醒来,想着又要开始面对学校面对学生们的新的一天时,自己顿时地就有了好多的力量。
我要说,教书的这段时间不轻松归不轻松,但我确实那么那么的快乐。职场给予我的久违的快乐是那么通透,讲台给予我的充实是那么的真切,可以和一群对中国文化有兴趣的人分享母语的幸福难以言表,可以手把手教老外写汉字的灵感可以让我连饭都可以不吃,吃着老外们做的月饼的感觉也会让我百感交集般地喜悦!!
我虽然不后悔不工作的那些年,但是能够重新做回自己喜欢的工作并用一种新的语言技能进行操作,那种感觉,没有言语能表达!
顺六妈教书在法国,生活简单而规律,张弛而舒缓。
那不轻松的转身换来的是如今最最感恩的小小幸福。不轻松,但却实实在在地幸福着!
后一篇:顺六妈法国教书轻松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