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当妈妈的日子 |
生命有你才完美
前言
我周围有这样一群女朋友,她们均在适龄为人妻,但是却选了相对大龄的年纪为人母。
以我为例:28岁头胎,32岁二胎,已经不算早了,但是我的这帮姐妹们,却用着比我更甚的节奏不紧不忙地在30好几生老大,在本命年前后生老二,还有一个是本命年才生第一胎,而且对于二胎的幻想依然强烈。。。。
我们是一群“老来得子”的“二货麻麻”,有些自我感觉良好,有些渴望自由,有些对于生命质量的高要求,更有些对于自己不懈的追求。。。。。
但是,我们更有一颗爱家、爱孩子的心,这颗心被我们分割成了几份,前几年用来学习、工作、交朋友、找老公、和老公磨合、适应家庭生活、深入柴米油盐、脱胎不切实际的想象。。。。等我们静下心来要当妈妈时、当我们的王子和公主和我们相约而至时,我们都义无反顾地把之前分割成几份的心聚拢到一起全情投入到奶瓶、尿布的骁战中,并且一战就是三年五载。我作为一个投入到战争相对比她们早的个体,貌似可以稍显轻松地回望这个过程:“老来得子”的二货闺蜜们依旧在手脚并用地顾家顾孩子,望着她们辛苦酣战的身影,我做了一个猜想,我猜想她们的想法跟我一样,那就是:不曾后悔自己在大龄才做妈妈!
大龄做妈妈无论生产还是产后恢复都会经历一些20几岁做妈妈不曾有的挑战,但在相对成熟的年龄迎来了孩子们的到来,妈妈们却真的能够沉静下来享受这个过程、才真的能够甘心被孩子“囚禁”几年,才真得懂得自己妈妈的不易,才真的愿意一手一脚地带自己的娃娃。。。。。
正文
因为一个选题需要素材,我把周围的闺蜜都采访了个遍。采访的边角余料给了我下面的这些感触。写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无论你是适龄未育的,还是适龄婚育的,亦或是早早当妈妈的一类,也可能是迟迟未迈出这一步的后来者。。。。。
我希望跟大家分享的心得就是:养育孩子,生理年龄绝对不是衡量一个好妈妈的主要因素,心理年龄和心理状态才是取决于这个过程优劣的关键!
这帮大龄妈妈们的孕产过程都不算曲折,除了两个孕期糖尿病的,和一个产后大出血的,其他人都用“酷毙了”的节奏怀了孕、生了产。
这帮女朋友们有一个让我为之骄傲的共同之处、这也是我采访她们的前提:都是自己带孩子!无论是剖腹产、大出血、孕期糖尿病、产后需要带着老大照顾老二的。。。。。她们有一头算一尾,没有一个不是下了产床就直接自己带孩子,并一直在一线坚持着。
她们不是没有能力找帮手,而是这帮老来得子的二货妈妈们都舍不得把这段美好的养育经历跟任何不相干的人分,她们都认为:自己放弃了这么多最终下的决心生出的娃让别人带实在是不甘心,所以无论多累、多疼、多辛苦、多纠结。。。。。都要自己带!
由于篇幅关系,我不能一一数来,但是以下的这些,已然能代表了很大比例。
妈妈一:海伦
海伦被我写360回了,虽然这次她并不在我的采访名单里,那是因为我把她的生活背个底朝天,她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我太知道了。
她跟我的生产年龄几乎一样,是一个无论如何都要自己带孩子的妈妈。两次孕期都被糖尿病折磨个够呛,但人家都没含糊过。我最佩服她的是她敢带着一个6岁和一个不到2岁的孩子自驾游,从爱尔兰一路开到爱丁堡,或者带着两个孩子用紧凑的行程游玩伦敦(这点上我们的理念不同,我宁愿等到孩子们长到可以理解当地文化、懂得读书认字的年龄才带他们远行)。整个旅行过程海伦被累得吐血,但是她总是能举重若轻地用一句“嗯,我还行!”来做结束语。总之,她是一个勤劳、善良、有大爱的妈妈,我相信这也是我和她能保持这么多年友谊的一个重要因素。她对于自己当妈妈的年龄没有任何的质疑,她的娃娃们叫暖暖和糖糖,听着名字你就能感觉出来:暖心又甜蜜,她是一个对自己做妈妈的年龄和做妈妈的对象没有任何质疑和假想的“妈妈控”!
妈妈二:小文
小文结婚晚,但是人家晚的淡定;要孩子也不早,但是人家也是“不早”的坦然。生老大时31,去年本命年生完了老二。她第二次孕程很辛苦,我亲眼见到的;辛苦归辛苦,却没有动摇她自己带孩子的意愿和决心。我和她交流过的感想就是:结婚千万不要着急,与其找个不合适的,不如慢慢等一个合适的;要孩子更不能着急,带孩子是一件那么辛苦的事,如果不是玩够的年纪,谁也不可能那么甘心整天和孩子绑在一起。该看的都看过了,该玩的也玩过了,现在全心地顾家陪孩子,我觉得挺好的!
妈妈三:小果
和她相识15年,从留学到回国、从结婚到生娃,虽然不总能见到她,但是我们的交流从来都没有断过。她是一个对自己和别人都有一定要求的人,所以她能做出自己带孩子的决定,还是让我有些惊喜的。
马年里正值33岁的她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公主。产后前期深受乳腺炎的困扰,这之后也是隔三差五就有个小挑战,期间有多么的煎熬、多么地抑郁她没跟我说过太多,我想象着,小果肯定是自己很好地接受了现状,慢慢地适应了妈妈的角色,而后也得心应手地独自照顾宝宝。
看到她发孩子的照片和读着她给孩子写的小文字,我能深深地体会出她和孩子的心心相印,
她的思想是:33岁的年纪要孩子虽说不早了,但是在和老公感情最最稳定、最最互相理解的时间段当妈妈,这要比刚结婚就要孩子要高效很多,不然自己对于婚姻生活还有好多不切实际的幻想,每天还需要和老公面对不同的磨合、考验,如果这时再加个孩子,那都说不准对感情是个加码还是累赘。现在和老公默契十足,都在全心全意地爱着女儿,这种心意是早几年我们俩都不会体会到的。关于自己带孩子,她说道:既然做了要孩子的这个决定,我就想象不出要把孩子交给谁。自己的娃娃,那是绝对要自己一手一脚带的。三年的时间,在一辈子里才占到几分之一呢?如果情况允许的话,连这点时间都不愿意拿不出来,那要个孩子究竟为什么呢?难道单纯是为了生孩子而生孩子吗?这个宝贝是我的,我对于她也是无可替代的。
妈妈四:小雪
这就是那个产后大出血的哥们。真是惊险呀,生完宝宝后,她在微信里给我留言,告诉我产后失血3000CC,宝宝出来后她直接从产房被拉倒了急救室。。。。。当时说得还挺幽默,听得我一身冷汗!
小雪是一个干什么都投入感情的人,是一个干什么都特别认真的人,是一个干什么都要讲出理论的人。她在英国上学时曾经养过一只猫,为了照顾这只猫她和老公轮着回国,所以满溢的爱心可想而知。
她磨磨蹭蹭地不敢迈出当妈的这一步,一蹭二、二蹭三地到了30有5的年纪,突然觉得准备好了,然后就顺利地怀孕生产。孕期阅读了各种育婴书籍,总结了各种门派的理论,但等孩子生出来之后,还是没耽误她自己GET LOST。自己感叹:当妈妈这件事简直“备无可备”呀!!!
所以当一年产假结束后,她毅然决定辞职回家全职带孩子我倒是不吃惊。她自己说:我这一辈子做任何事都拧着来---人家毕业工作的时候,我接着读书;人家满世界的玩时,我在工作;等人家决定开始结婚成家生娃娃的时候,我开始玩了。。。。。真是一个拧巴的人。这回我真不想再拧巴了,我当妈妈了,我就想着陪着我儿子,那我就陪着他。我不想错过儿子成长的任何一个瞬间。问她后悔这么晚才要孩子吗?她回答说:早知道当妈妈的感觉这么好真的会早一点考虑的,但是说完赶紧纠正:不不不,如果那时生的话就不是我家JASON了。我就要眼前的这一个。。。。
她只有看到儿子的时候才觉得踏实,只要感到能给孩子一个舒适的环境和全面的安全感,她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妈妈五:BETTY
BETTY 34生娃,自己在一线战斗已经3年之久了。经历了所有妈妈经历的:起五更、爬半夜,放弃曾经的爱好、不得已披头散发、神魂颠倒般地过了前几年。。。。还记得她在宝贝一周岁的文章里看到的:一年前的这段时间我心里想着----明年的这个时候我就可以看到另一片花花世界了!生完宝宝一年了,咳,哪里有什么花花世界,每天就是在尿布、奶瓶、哄睡、喂水之间浑噩地过一天又一天。。。。话锋一转:看到了宝宝的笑脸,这一切是这么的值得。花花世界,等宝宝大一些背着她一起看!
女儿大点的时候,她在爱宝宝和爱自己之间找到了黄金分割点,三口之家其乐融融。。。。每次看着微信、微博里细致的描述,我都觉得这妞阳光、灿烂,把养娃这件事做的温馨、浪漫且富有创造力!如果不是“大龄的一线战士”,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乐趣呢?
闺蜜六、七、八、九。。。。。
虽然我和这帮闺蜜们真正促膝长谈的机会和时间不多,但是当她们一句句地分享自己“老来得子”的带娃感受时却让我感到她们就在我面前。
即使生活中的交集已经不似曾经那样频繁,但是共同的育儿理念却让我们离得更近了。有了个子小家庭之后的朋友,需要这样的共识,我们只有继续选择相信同样的事情,友谊才可以走下去。
大家都会说孩子是老天给的礼物,但是生活中的一天天,我们随处可见有些人并非那么珍视这份馈赠。有些男女们在壮年造出自己的下一代,确实于生理方面来说,他们好像拥有更多的胜算,可是又怎样呢?生完了孩子却不愿意参与孩子的养育和成长,也不懂得关爱孩子的身体和心灵,更不屑于去学习如何做父母、如何更好的地度过与宝宝的共同时光。。。。。这样的父母,老早地把孩子生出来又怎样呢?
在这里真的要夸一夸我的这些闺蜜们:老来得子,虽然冒了一定的风险,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大家都在一个相对晚点的年纪通透而深切地体会了当妈妈的乐趣,换一个早一些年龄,我们会有些许的不甘、很多的不舍、许多的“假如”。。。。。这些好朋友们都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自己对于“合格妈妈”的理解,不光是为了当一个妈妈,更主要的是因为有了孩子,我们自己也经历了成长、得到了进步、汲取了营养、获得了蜕变,不同于人生中的任何一次升迁、任何一次嘉奖、任何一次喝彩,这个过程是由我们的心和孩子的心共同连接来完成的。
当妈妈的年龄标尺应该取决于女人们自己的心思:你觉得准备好了才是准备好了,老公、公婆、父母、同事、工作、荣誉。。。。。没有任何的人事物可以成为你最终决定的理由,这是你和孩子之间的事,你准备好了,才是真的准备好了;你准备好了,“老来得子”又怎样?你准备好了,人生有你才完美!
献给所有“老来得子”并战斗在一线的妈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