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零敲碎打 |
法国是个高福利国家,高福利体现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衣食住行生老病,这个国家给的支持和帮助真是无微不至。
我的老大在爱尔兰出生,各方面与法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爱尔兰福利高大上的程度却无法和法国相提并论。而且时隔八年,我实在是不想挑战我的记忆力了。正巧好朋友小文2014年八月才生产完毕,趁着她的记忆还新鲜,我也坐个顺风车,给她采个访,跟大家分享一下在法国怀孕、生产以及产后前期的全过程。
早期怀孕,建册信息
小文2013年11月底发现怀孕,这是她第二次做妈妈。她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通知自己的医生。
这个医生可以是通常照顾家人健康的家庭医生,也可以是妇科医生。小文有一个非常熟悉和信任的妇科医生,所以她就选择了妇科医生来跟踪整个孕程。可以这么说,在法国,是产妇在一定范围内自己选择医生,而不是自己被划到了哪个诊所。。。
确定医生之后,需要与其预约见面。
见面时,大夫会用医疗方式再次确认怀孕情况,并确认最后一次月经日期,从而确定预产期以及整个孕程的孕检日期;除此之外,还会询问新妈妈是否有心仪的妇产医院,如果新妈妈缺少信息来源,医生也会帮助提供所需信息。
新妈妈的第一次产检在孕期8周。
插入话题:关于消极状况
在欧洲生产千好万好,只是有一点比较颠覆我们中国人思维的,那就是人家不保胎。
大家看到,第一次产检是八周左右,在八周期间、或是三个月内有流血、或是我们中国医院定义的流产征兆,这边无论是大夫还是医院都是不会太理会的。
他们认为一对年龄适中、身体健康、没有任何不良生活习惯的男女在没有任何特殊情况的影响下有了宝宝,那么整个妊娠过程就应该是顺其自然的,“保胎”在法国是上个世纪的做法,本世纪的理念和做法都是“没有人为保胎的必要”。自然界的规律就是适者生存,怀孕生产是自然界再自然不过的自然现象,一个健康、正常的胚胎是不需借助外力来留下的,如果需要借助药力、外力千辛万苦才能保住的孩子,那么说明这个孩子的自然竞争力就很有问题,这样的胚胎最好是随它去。所以几乎所有的医生、医院都不会在孕早期看到见红、流血现象就诚惶诚恐的要求准妈妈卧床,更不会建议孕妈妈吃什么保胎药、打什么黄体酮,他们对于孕期同房也没有严令禁止。。。。
我要强调一下,这里说的是准爸妈的身体状况正常、无直接影响怀孕质量的不良生活习惯的情况,比较特殊的情况不在我描述范围之内,所以不要以偏概全以为我说的是“法国人完全没有保胎措施”。如果女方是习惯性流产、或怀孕之前及怀孕期间有任何不可抗拒的原因和状况,他们该有的措施是绝对不会怠慢的。
孕程中期
在确认怀孕之后,新妈妈的首次产检通常是在怀孕8周左右。这之后的产检频率是与首次预约的医生每月一次,直到怀孕6个月,孕后期产检将被转到产妇指定妇产医院的产科。
产检内容:尿检,血压,体重等常规检查内容,除此之外,对于没有弓形虫抗体的产妇,医生会在每次抽血化验时进行相关跟踪检测。
B超:对于孕期一切正常的产妇,整个孕程只需要做三次B超,怀孕三个月开始,每三个月一次。
小文患有孕糖病,所以她的B超频率比较特殊:孕后期八个月时每月一次B超,九个月时每两周一次,是必检内容,而且无需提前预约。
孕程后期
怀孕六个月开始,小文的产检资料便被专制指定产科医院,由产科大夫接手。通常情况下产检也是每月一次,直到生产。
小文因为特殊情况后期的产检频率和内容都非常特殊,详细描述请参照八月博文《孕糖在法国》。
关于生产
产妇八个月产检时会被要求填写一个要求表格,上面详细列出了产妇和家属对于生产的要求,包括私人病房、陪护人员的设施等等。不过他们通常是不提倡陪护的,而且欧洲大多数的家庭都好多个孩子,所以大多数人没那个条件让婆婆、妈妈、老公都在医院陪着,人家的医护人员就够用了,为了保证新生儿的环境整洁干净,探视时间和陪护人数都是规定的非常严格。
欧洲提倡自然分娩,也就是产妇和家属根本没有什么话语权跟大夫说:我快疼死了,让我去剖腹产吧。。。只要人家认为你的各项指标都合格,你就是疼昏了,或是产后大出血人家后来急救你(我的一个朋友在英国生产就是自然生不下来但医生坚决不刨,结果失血3000CC,生完直接抢救!)人家也是等着你生。当然了,你是可以要求上吸氧机以减轻疼痛,或是要求脊柱麻醉的,但前提是人家大夫觉得有必要。好像我当时生六六总共生了30多个小时,前10几个小时都是什么没有的干疼,后期上吸氧机已经不好用了,人家看我实在是疼的没力气了,才同意我脊椎麻醉的要求。
小文的经历更叫奇葩,她要了吸氧机结果发现没用,然后就要求脊椎麻醉,大夫倒是同意了,结果她生产的时段是法国的“八月大假期”,还是个星期六,医护人员少之又少,当天外边又来了好几个急诊,麻醉师忙不过来,所以小文就等呀等,疼呀疼。。。。10来个小时候孩子生下来了,麻醉师还没是过来呢。
产后病房环境
掰扯一下小文的产后病房环境。
她特殊要求了一个单人病房,每日额外费用40欧元。在她的病房里有电视,独立卫生间,宝宝房,里面提供所有的洗漱用品和尿布,毛巾,护肤用品等,还有配合成人高度的换洗台和沙发,以方便妈妈喂奶和给宝宝洗澡换尿布,设备极其人性化。
生产费用
在法国,每个在职员工除了会有全民都有的社会医疗保险外,还会有公司集体提供的医疗保险,保险费由员工和雇主共同承担,通常生产项目都在基本保险项目里。所以小文由自己余外承担的生产费用除了单间病房的钱以外就是一个大大的“0”,不仅如此,她家老二生了都两个多月了,她还没接到单间病房的账单,所以截止到现在,小文还没付出去钱呢。
产后服务
小文是顺产,住院长度是三天,三天之后就出院了。在出院之前医护人员会培训新妈妈如何照顾新生儿,小文已经有一个女儿了,所以对于宝宝的照顾驾轻就熟,所以她没有余外的培训要求;但如果新家长有需要的话,院方不但会在出院前提供,还会在产妇出院后提供家访跟踪服务。
出院的一堆材料里包括:新妈妈产后检查备忘录,常备药处方,新生儿健康手册,新生儿疫苗处方,新生儿检查备忘录等等;还有给新妈妈提供各种信息的服务电话,任何时间只要新妈妈有需要就可以打求助电话。
小文跟我描述她的生产过程,除了顺产的过程比较疼以外,对于其它的一切她都非常的满意和欣慰,医护人员职业、亲切、照顾周到,生产环境幽静、明亮、清爽,宝宝在一个这样的环境下降生就格外的有安全感,从来不哭闹,这点我可以作证,我见过这么多次她家的二公主,只听过她喊过两嗓子,分别时长半分钟,还是因为饿了,其它时间都是静静的啃手,或是微笑着看天棚,再就是看着墙上的照片嘎嘎地叫,亦或是咿咿呀呀的讲上几句,然后人家就睡着了。。。。总之是没听过她哭!
新生儿每月都要去儿科医生接受常规检查和注射疫苗,这部分费用也是“0”。
生产福利
法国的新妈妈在临近生产之前会收到政府发放的900欧元左右的补助,以帮助新家长添置宝宝的用品。
所以在法国生孩子确实能感觉到幸福,因为孩子是被期待着的,不光是自己的家人期待,国家政府也似乎是期待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
我确实能体会到小文妈妈幸福和无后顾之后的感觉,你感觉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