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撇一下美丽而“矫性”的法语

(2014-05-26 15:49:55)
标签:

杂谈

文化

分类: 当妈妈的日子

若干年前听到人家说法语美时自己正投入的学着英文,被“疯狂英语”洗脑般的垄断,觉得英语多实在呀!而且那时所有关于法语的媒介都是缺席的,除了非常偶尔的听听电视上的只言片语,再没有什么其他的机会接触,有限的接触也觉得他们的舌头好像伸不直般的难受,有什么美的。。。
后来认识连爸了,在爱尔兰听法国人之间交谈也没有什么感冒,就觉得闹腾,大家都会英语嘛,说我们能听懂的语言就好了嘛,为什么非要扯法语呢。。。
再再后来跟连爸去法国看他的家人,好像个文盲聋哑人一样坐在那里朝着大家微笑,脸都僵了,感觉更闹腾了,而且还头疼!有一段时间甚至感觉像晕车般的恶心。。。所以那时学法语的动机,根本就是负数!!


来了也快三年了,这一路生活下来对法语的感觉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我的法语是在“日子”当中磨出来的,好在语言基础比较好,不到300个小时零敲碎打的学时自己过了中级考试,我真的是很满意很满意了!这段时间富裕的时间比较多,由于顺六妈对于职场还有无限的梦想,想为接下来的华丽转身做足准备,所以就用着富裕的功夫加强下法语,两周前开始上课了。
这次的语言课有好多的自学时间,而且特配网上的讲解,让我觉得真好真好。(因为我个人最适合的学习方法就是自学,但前提是在一个有氛围的地点,教室、图书馆。。。)
所以这一天来到学校打开电脑,打算用这个把月细扣扣我的书写吧,(就是国内应试教育训练下的典型学生,不做题不学语法就觉得没学语言! 

随便一点击,出现了“数字”这一篇。
心里想着这次一定认认真真的把数字规则记一下,不然总是感觉什么都会了,但是写的时候又不确定了。
我把我的笔记给大家在这里描述一下,法语的数字规则到底有多么的拧巴和坑人。好让你有个判断,“爱恨交加”的复杂情感不是耸人听闻哦。

坑人规则1):法语的每个数字几乎都没规律。所谓的词根多多少少都会根据前缀和后缀有些许变化,变化虽然不见得大,但确实是                                  没沾到词根的什么光,让我经常纳闷:既然还得变化,那还谈什么词根呢?
                       从一到十的法语写法:un,deux,trois,quatre,cinq,six,sept,huit,neuf,dix.
                       十一到二十:onze,douze,treize,quatorze,quinze,seize,dix-sept,dix-huit,dix-neuf,vingt.
                       看见了吧,没一个对上的,我没蒙人。http://os.qzs.qq.com/qzone/em/e130.gif 但是往下看,你会觉得这二十个数字那就不叫个事!

坑人规则2):从17往上,数字之间是要用连接符号的哦,21需要两个连接符号。记住啦!
坑人规则3):好容易费劲巴拉的数到了60,然后再一直数到69,想着70无非就是词根七的拼写稍有变化然后加后缀呗?
                       哼!美得你!http://os.qzs.qq.com/qzone/em/e120.gif 
                      70是60 10!也就是说法语的数字提前考你的数学能力,生怕你不知道呢。(这点跟加拿大法语区有区别,人家加拿大人比                        较人性化,直接是词根加后缀。)
                       以此类推,71是多少呢?对了,71=60 11(soixante-onze),72得是60 12(soixante-douze)......。
坑人规则4):一头汗的数到了79,当然了,一定是60 19的79,寻思着80就是60 20呗!
                      哈哈,呸!http://os.qzs.qq.com/qzone/em/e141.gif 人家法国人定的,80得是 4X20(quatre-vingts),而且20后面还得加上S,因为是复数!
                      所以,法语的数字,不光要考加法,还要考乘法。
                      81,那当然就得是一道混合数学题:4X20 1,写的时候注意了,这里的20后面不能加S了,因为不当成复数看了。(就怕                         你不流汗http://os.qzs.qq.com/qzone/em/e110.gif 
坑人规则5):数到89,估计这时的你肯定不敢自作聪明的假想90怎么说,那就对了。告诉你吧,90是4X20 10,数字之间通通加连                               字符,20后面统统没有S。然后就是 11, 12.。。。。。
                      你想像一下,98这个数字写起来多长吗?给你看看哈:quatre-vingt-dix-huit,做练习的时候地方都不够了,把连字符去掉也                         没地方了,索性最后一个数字写了个H,结果还给我算错。你说说,这完全就是一副“又想马儿跑又不想马儿吃草”的嘴脸                             嘛!!
坑人规则6): 好容易数到100了,数字相当透亮:cent,废话没有!然后呢,101,cent un,没有连字符,也不像21、31、41、51、61                         那样在十位和个位中间加一个et,咩有,听见没?!http://os.qzs.qq.com/qzone/em/e135.gif 你哭也没用。
坑人规则7):100-200,基本就是百位加个1,然后剩下的不变,总算是可以歇会了。但是到了200,记住哟,CENT后面需要加S,被认                        为是复数,但是201后面就不加S,以此类推,凡事百位后接数字的情况,那都没有S!明白哈。。。。http://os.qzs.qq.com/qzone/em/e125.gif 
坑人规则8):在浩渺的数字里我们终于摸爬到了“千”,mille,这个词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变化,不像“百”cent般的没骨气,一会加S一会不                          加S。
坑人规则9):到了百万,million,你觉得“千”位以上都是“高大上“都不用变是吧?http://os.qzs.qq.com/qzone/em/e132.gif 见鬼去吧!!”百万“跟 "百”一样没骨气的变来变去,                         一会儿加S一会不加S,而且更气人的是,“整百”加S,如果后面接数字就不加S,但是到了百万,除了1百万un million是不                         用加的,剩下都被看做是复数!http://os.qzs.qq.com/qzone/em/e154.gif你哭没?哭没哭呀?别忍着了,想哭就哭吧!!
                       调侃一下,香港回归的1998年用法语写下来你瞅瞅哈:
                       mille neuf cent quatre-vingt-dix-huit--------------------是不是一头汗呢?http://os.qzs.qq.com/qzone/em/e131.gif 

不能再整理了,我头疼了,特疼!!
不知能不能为广大的数字爱好者提供些借鉴?能不能为广大的法语爱好者提供些技巧?也不知记录成这样了能不能防止将来自己得老年痴呆?不知内谁们都听明白了吗?不管你们明不明白,我反正是明明白白的糊涂了!!

那天在学校里的两小时,就跟这些东西掰扯不清了!电脑里的法国人巴拉巴拉的讲,我一会暂停一会快进的披趴地记。曾经的老师跟我说过,法国人写法语经常出错,我还觉得夸张,现在我明白为什么了!这么逆天而坑爹的规则,只要是血肉之躯的,那肯定出错呀!回家好事的拿出了支票本,自己那么瞅着、寻思着,估计自己写的那些支票没几个是没错误的!连爸写的等着我也跟踪一下,也不敢保证能包住晚节呀!(当然了,那也不耽误银行把它们cash掉!)

所以说法语的美,不是没有代价的。简单的数字搞的如此这般的复杂,让人心力交瘁般的无从下笔!但是哩,我还是感觉很幸运,能在33岁高龄开始学习一门新语言,虽然进步缓慢但百分百的乐在其中!
有时觉得我们中国的教育就太把语言学习当回事了,学个英语老大个动静,即使学了英语能学以致用、出国门应对自如的人也很少,反观欧洲好多国家的人(北欧人居多,法国人的外语能力偏低下的),生下来几乎就会4种语言(母语、英语、法语、德语),谁也没把英语当回事, 甚至不把会说法语当成个事,所以我们为什么要把学会一门外语当成个事呢?
所以说,我现在的战术变了,我就要四两拨千斤的学习法语,不再苦大仇深、题海战术的把语言当学习任务,她就是工具,让我可以在不远将来华丽转身的工具!她最美语言不最美语言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为我所用、为我服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