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合•群文阅读”五年级下册第四组“中华民风民俗”教学设计
(2014-04-21 09:14:21)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教学 |
【本组概述】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的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维吾尔》这四篇课文就是围绕“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编写的。不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穿着,不一样的食物,不一样的民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学生在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的基础上,感受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
《主题阅读》教材第四单元相应选编了五篇配套的专题文章:《湘西的吊脚楼》、《北京的色彩》、《安塞腰鼓》、《西双版纳的泼水节》、《四合院》、《侗族斗牛节》、《石林的狂欢之夜》、《三月歌会》、《北京小吃》、《家乡的土圆楼》。这几篇课文用以辅助教材,增强学生阅读兴趣,开拓视野,通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增强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让学生在分享同步阅读教材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华夏文明的认识和体会,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教学内容】
鲁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文:《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维吾尔》。
语文主题阅读教材:《湘西的吊脚楼》、《北京的色彩》、《安塞腰鼓》、《西双版纳的泼水节》、《四合院》、《侗族斗牛节》、《石林的狂欢之夜》、《三月歌会》、《北京小吃》、《家乡的土圆楼》。
【教学重点】
在阅读中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
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准确用句,生动表达的特点。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单元整合篇
一、单元导语
我国幅员辽阔,山河壮美,在这片神州大地上生活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虽然他们语言不同,服饰不同,习俗不同,但勤劳、勇敢、智慧的华夏儿女们在祖国的大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动人的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了解他们的民俗风情,感受他们多姿多彩的生活吧!
(出示单元小诗“绮丽的民俗”)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不同的服饰,不同的住宅,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习俗,融汇成一个各不相同却和谐统一的家。
二、主题回顾
大家学了第四单元的课文,哪一篇留给你的印象最深?
《北京的春节》──热闹《藏戏》──简朴;
《各具特特色的民居》──独特《和田的维吾尔》──乐观。
三、阅读概览
1.在同步阅读教材中,也选编了五篇以“绮丽的民俗”为主题的文章,我们重点阅读了:《湘西的吊脚楼》、《北京的色彩》、《安塞腰鼓》、《西双版纳的泼水节》、《四合院》、《侗族斗牛节》、《石林的狂欢之夜》、《三月歌会》、《北京小吃》、《家乡的土圆楼》。上周老师布置同学们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并且详细填写了《群文阅读记录表》,现在就请大家在小组内相互交流,看看你们的阅读体会是不是一样?还可以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讨论讨论。
2.刚才老师看了看,同学们的表填写得很认真,说明读书用了心的;大家讨论得也很热烈,真好!下面就请同学来说说你最喜欢哪篇文章,并说说它的主要内容吧!
3.大家通过阅读,对一些民族的民风民俗又有了了解和认识,现在就请同学们说说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后,你想说什么?
四.主题拓展
《中华风俗大观》(上海文艺出版社)
《中华风俗志》(民俗、民间文学影印资料)
《中华风俗小百科》(天津人民出版社)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这片热土上勤劳智慧的华夏儿女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歌,抒写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把传统的文化发扬光大,传承文明,共铸辉煌。
板书设计:
《北京的春节》──热闹《藏戏》──简朴;
●朗读篇
你最喜欢的一篇文章?说说主要内容,并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
题目 |
作者 |
主要内容 |
精彩片段 |
提出的问题 |
《湘西的吊脚楼》 |
|
|
|
|
《北京的色彩》 |
|
|
|
|
《安塞腰鼓》 |
|
|
|
|
《西双版纳的泼水节》 |
|
|
|
|
《四合院、 |
|
|
|
|
《侗族斗牛节》 |
|
|
|
|
《石林的狂欢之夜》 |
|
|
|
|
《三月歌会》 |
|
|
|
|
《北京小吃》 |
|
|
|
|
《家乡的土圆楼》 |
|
|
|
|
●背诵篇
1.单元导语《绮丽的民俗》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不同的服饰,不同的住宅,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习俗,融汇成一个各不相同却和谐统一的家。
2.日积月累两首古诗
《元日》《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
●生字篇
1.带拼音的字
2.方格里的生字
3.多音字
4.词语盘点
●练习篇《学习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