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年级《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2018-01-09 21:39:11)
分类: 教学设计

让学生热爱学习

回归学习本真    走向深度学习

晋华小学“三步导学推进课”典案设计

教师姓名

韩卫华

科目

数学

讲课类型

新授

时间

11.2

课题名称

乘加   乘减

核心设计

 

教师的

教学

目标

 

1、 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自主解决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能正确地计算。

2、 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 提高个人类比、迁移能力及求异思维能力,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

学习

任务

1、 学会用乘加乘减来解决问题。

2、探究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1、 看图填写数和合适的运算符号。

二年级《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2、 二年级《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过程设计

 

 

 

1、师生谈话:

师: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在学习什么?乘号左右两边的数叫什么?乘法算式中的得数叫什么?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乘法的知识。

师:(出示课题)看大屏幕,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生答)乘加是什么意思?(生答)乘减呢?(生答)一年级我们学过加减混合运算,谁来说说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生答)有小括号又该怎么计算?谁能大胆地来猜测一下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生答)

3、 对口令:2、3、4、5的乘法口诀。

(有节奏地进行对口令:师生对、生生对)

过渡:看来我们已经掌握了2、3、4、5的乘法口诀,那么大家有信心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验证刚才的猜测吗?(生答)老师期待大家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哟!

 

 

 

 

 

 

 

 

 

 

 

 

 

 

 

 

 

 

 

 

 

 

 

 

 

 

 

 

 

 

 

 

 

 

 

 

任务一:

(一)任务呈现

1、 教师谈话:同学们去过公园吗?(课件出示游乐园图。)公园里蕴含着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公园里寻找数学王国的奥秘吧。

(出示4匹小木马,每匹小木马上有3人。)

2、教师:仔细观察,你从这幅图中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能够提出什么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

学生列式:加法算式:3+3+3+3=12(个)

乘法算式:3×4=12(个)

强调:加数相同我们可以直接用乘法计算。

3、 过渡:仔细观察画面有什么变化,看谁的小眼睛最亮。(课件演示:走了一个人)现在一共有多少人?能直接列乘法算式计算吗?请同学们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二)自主学习

小组讨论

(三)展示交流

汇报展示:

方法1:根据每匹小木马上的人数,用连加计算,列式:3+3+3+2=11(个)。

方法2:前面3匹的人数一样,可以列乘法算式,再加上另外2个人。列式:3×3+2=11(个)

方法3:假设每匹小木马上的人数都是3,那就是4个3。我们在假设时多加了一个人,因此,算完后要把这个人拿走。列式:3×4-1=11(个)

任务二:

1、 任务呈现

(1)教师指出:像3×3+2,3×4-1这样的算式有乘又有加或减的,我们把它们称为乘加、乘减。

(2)小组讨论:这两个算式怎么算呢?

2、自主学习

小组讨论

3、展示交流:

(1)学生汇报

(2)思考:在3×3+2中,在3×3下面画一横线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加2?

        在3×4-1中,在3×4下面画一横线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减1?

(3)讨论小结:在乘加乘减的算式中,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检测

导结

 

1、 学生独立完成目标检测题

2、 集体交流:说说你的想法

3、反思总结: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教具与

课件

多媒体课件

 

 

板书

设计

 

 

 

乘加乘减

 

3+3+3+2      3×3+211(个)

 

3+3+3+3-1    4×3111(个)

 

运算顺序: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

 

 

练习与

作业

 

 

练习十二     3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