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秋之后话月饼

(2013-09-22 23:45:45)
标签:

中秋

月饼

制作

营养

创新

中秋之后话月饼

http://s13/mw690/91566454gx6CRnIpNW42c&690

中秋之后话月饼中秋之后话月饼

    近十年来,或求学或工作,辗转多地,中秋都是和三两只好友一起度过的,去年则是难得回了一趟家和父母一起,而今年的中秋原本依旧计划和父母团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行,但也和众多新老好友一起,过得分外热闹和有意义。期间既有来自西塘古镇的徐捷老师为大家讲解月饼的文化传承和创新,更有巧手妈妈钱丰老师手把手地教大家如何制作冰皮月饼,在上海的第一个中秋节,用丰富多彩来形容不为过之。

    

    民间对月饼的由来说法不一,但徐捷老师总结归纳了一下:月饼最早起源于太师饼,传统糕点师傅说,这种饼是商朝纣王的太师闻仲发明的。武王伐纣,纣王派太师闻仲率兵抵御,闻仲制作了一种甜味糕饼,作为行军干粮。后来这种饼传到民间,就被叫做太师饼。而闻仲也因此被糕点业供奉为祖师;到了汉朝,由张骞从西域引进了胡饼,从形状和材质、馅料基本有了现代月饼的雏形;时间流逝至唐朝,杨贵妃和唐玄宗于中秋赏月时吃的就是胡饼,嫌名字不好听,便更名为月饼;得到元末,明太祖朱元璋起义时便是在某年中秋之夜发动,刘伯温为其献策,将约定时间起义的纸条放在饼中传递给民众,为了纪念这一天,中秋吃月饼的成了习俗流传下来。


    月饼在印象中一直都与高糖、高油、高盐联系在一起,实际从月饼起源和用途来看,它是普通面点的“升级版”。旧时物质水平不发达,油、盐和糖都是精贵吃食,因此普通民众日常并没有常吃糕点的习惯,大多在年节时间才会出现糕点这一由众多精贵物什组成的食品。在过去,吃的油多、盐多、糖多,往往是物质生活极有品质的象征。因此,在物质水平发达的如今,大部分人群都把这三样吃得过多了,反而让大家的生活品质不断下降。

   

    月饼虽好,但仍需注意搭配和改良食用。

 

付华清

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

北京营养师俱乐部

QQ:110249186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