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教学反思

(2015-04-16 14:08:46)
标签:

育儿

分类: 教学日记

这部分内容看似容易但意义重大,既是对分数认识的拓展——从以前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拓展到表示两个不同数量之间的关系;又是六年级学习分数应用题的基础。

本节课以两个数量的比较为主线,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探索并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

教学时,我是按照一般的课型进行的。即复习---新授---练习----拓展。教学重点部分,我采取先找条件中单位“1”。紧扣分数的意义,先找单位“1”,看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分,比较的量有这样的几分。突出单位“1”,突出比较量和标准量的关系——转化成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学方法是先文字再出示图,先出现文字的目的是先找单位“1”,看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然后再看图,说思考过程。同时十分注意通过一些具体的教学环节,启发学生体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两类问题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逐步认识到用分数表示两个数量倍比的结果,从而为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提供了机会和保障。练习的设计我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通过各种练习题,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最后的教学效果还感觉不错。

只是我教的孩子属于慢热型,加上老师们听课,孩子们又大了的缘故。起初回答问题的人很少,课堂气氛不活跃,我只能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后来有所好转,活跃了不少,学习情况渐入佳境。

课后自我反思,觉得自己有一个环节设计的不理想。即:教学完两个例题后,我如果顺势利导,借导课环节中的双胞胎话题,不妨说:我们已经通过例题认识了数学王国中的一对双胞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那我们就一起来找找这对双胞胎的异同吧!再结合课件的直观演示,学生一定会找出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可能自己没有交代清楚,致使学生单纯的从两道例题中找异同,什么条件相同,问题不同啦,这些价值不大的发现,而对于关键的异同说出的学生却很少。看来,教学环节之间的有效连接,课前对学生的预设都应该加强。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期待教研时各位数学老师提宝贵意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