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反思

(2012-10-10 15:39:27)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日记

   前几天我讲了一节新授课《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个位上不够减,向十位借1,十位上是0,十位先向百位借1,即10个10,然后十位退1作10,借个位10个1。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各位数上的变化情况因为有0的出现而更加复杂。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所在。

   针对此,教学时,我主要着重于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这主要体现在教学伊始,我创设了一个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既复习了旧知617—448, 又自然引出了新知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507—348。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十位上是0,怎么办?让学生产生了探究新知的探究欲望,为新课教学做了极好的铺垫。

    2、抓住关键问题。

  很多老师用各种形式让学生一遍遍地反复说算哩,说计算过程是肯定的,关键是怎么说?本节课我紧紧抓住为什么十位上的0会变成9?以及教学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500—348时,不断追问让学生进一步明晰两个“0”是不同的,中间的“0”尽力了“借”与“被借”两个过程,而末尾的“0”只有借的过程,明确算理。有效的课堂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在思考,思考是数学的核心问题。

 3、有效的练习,利于学生知识的理解、消化。 

  4、板书书写形式更能让学生理解

  一般是在竖式上写出借与被借的关系。

  本节课的板书是个位:17-8=9

  十位:10-1-4=5 

  百位:4-3=1

  强调十位上的0为什么会变成9。

总之,计算教学在数学学科中占很大的比例。怎样能使计算教学不枯燥、乏味,充满趣味性,使学生乐学、爱学,我也一直在不断思索。多学习,多尝试,上好每一节计算课,争取让每一位孩子能掌握好这一基本技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