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杜牧
南朝第一寺——古鸡鸣寺,位于南京鸡笼山东麓,它是南京最古老梵刹和皇家寺庙之一,自古至今香火旺盛不衰。它始建于西晋。有1700多年历史,自古有“南朝第一寺”美誉。金鸣春晓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的南京鸡鸣寺。1937年12月,南京保卫战,这里守卫南京城的国民军,征用为全城通信中心。日本侵略军攻陷南京时,鸡鸣寺成了日军杀害中国军民的屠场,鸡鸣寺空无一人。鸡鸣寺僧人收留抗日军官纽先民。

鸡鸣寺山门位于鸡鸣寺路左侧石级上。山门正中书写“古鸡鸣寺’四个金字。
步入山门,已经下午时分,人潮涌动。跟随朝山进香的游客,排着队走进寺院。六十岁以上老年人免票,有专门通道通行。还免费赠送三柱香。

南朝梁武帝曾到寺里讲经说法,先后四次到同泰寺舍身为僧,脱下皇帝龙冠蟒袍,人称为“皇帝菩萨”。自梁以后,历经隋、唐、宋、元各朝代,钟鼓香灯,拜佛求菩萨。明朝时香火鼎盛。据传明朝皇后马娘娘及各大臣眷属也常来鸡鸣寺敬香。

清朝康熙皇帝南巡时,曾登临寺院,并为这座古刹题书了“古鸡鸣寺”大字匾额。

三年多疫情解封,所有的人都换一种心情走出来。虽然人头攒动,嬉闹拥堵,人间烟火感觉真好。

鸡鸣寺坐落在一座小山上,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寺庙的整体色调为杏黄色、有一座宝塔作为视觉焦点。
我的印象中,烧香拜佛主要是老年人。现在很多年轻人也烧香拜佛。

毗卢宝殿又称大雄宝殿,重建于1994年,为寺内主殿,殿内正中供奉毗卢佛。

毗卢宝殿又称大雄宝殿
大殿门口有茗山法师书写对联:
毗卢尊师久住无量劫圆通三际,
清净法身化生百千亿普度十方。

毗卢宝殿
殿内供奉着毗卢佛,两侧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两大菩萨。

毗卢宝殿西侧为鼓楼,东侧为钟楼。

毗卢宝殿西侧为鼓楼,东侧为钟楼。

鸡鸣寺寺院依山而建,庭院很小,香客接踵而行。

大悲殿

药师佛塔位于鸡鸣寺内,塔高44.8米,七级八面,斗拱重檐,铜刹筒瓦,宏丽壮观。药师佛出于梵语,有消灾延寿之意。此塔一直未对游人开放。

药师佛塔
一座八角七层砖塔,八角攒尖顶,斗拱出檐,一层重檐,其余上层单檐。一层有一圈檐廊。
宝塔南面正门上额“药师佛塔”,
由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

药师佛塔一层前面有门,其它各面有佛龛,里面都有一尊汉白玉药师佛像。

药师佛塔,以消灾延寿药师佛命名,建于1990年。塔高约45米,七级八面,斗拱重檐,是鸡鸣寺的标志性建筑。
塔内供奉有药师佛铜佛像一座,原供奉于北京雍和宫,1972年经总理批准送至南京供奉。
在香火鼎盛、人声鼎沸,找到一个机会留个影。
豁蒙楼现已变成鸡鸣寺百味斋。

只有这副牌匾——豁蒙楼。
这是以杜甫诗句“忧来豁蒙蔽”命名。
张之洞题:“胜地何常经浩劫 ,
斯楼不朽奈名传”
。
梁启超题:“江山重叠争供眼 , 风雨纵横乱入楼”
。
豁蒙楼是张之洞两江总督,为纪念他得意门生、“戊戌变法”中牺牲的“六君子”之一杨锐。他在鸡鸣寺内出资建造了这座楼。豁蒙楼是张之洞“豁蒙”二字取自杜甫《赠书监江夏李公邕》“忧来豁蒙蔽”。以纪念这位为了民族大义而牺牲的年轻人。
豁蒙楼,著名文人骚客,留下了很多珍贵诗词。还经常在此开诗词会,南京六朝古都,文化深厚,现在变成了餐厅茶馆,有点遗憾。

铜佛殿建于1984年,殿内供奉1984年泰国僧王赠送的释迦牟尼佛像,高3.3米,重5吨。正殿两边供有十六尊者肖像。

明代《重修鸡鸣禅寺记》碑
鸡鸣寺明碑,不但碑文保存非常完整,而且还比较完整地保留着龟趺,花纹清晰。此碑碑文已经成为了解明初以来鸡鸣寺历史的最重要的史料。

鸡鸣香海
寺院净土,三柱清香,愿所求皆所愿,所愿皆所得,烧香拜佛才是心灵的寄托。
这里是出口。

青砖黛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

南京江南特色,黛瓦、粉壁、马头墙。
站在鸡鸣寺,远眺古城墙。
南京鸡鸣寺路,被称为南京樱花一条街,全长400米,两侧种植了大量樱花。两千多年前,中国就已经在宫苑里种植樱花,到唐朝时更是风靡。樱花的起源在中国,而非日本。
一名网红拍摄鸡鸣寺路樱花照,她身穿和服登高拍照,并把照片发到网上。南京著名古寺的鸡鸣寺,曾经是南京大屠杀惨痛记忆的一部分,她的行为引起网友的愤怒并报警。
南京是一座特殊的城市,有些人说穿衣自由,你可以在家里穿的任何衣服,但在南京著名景点鸡鸣寺,穿和服的意义是不同的。退一万步你穿了,有必要发到网上去炫吗?这名网红是为了流量,公然挑战南京人的心理底线,在旧伤上扎刀子。在南京请不要忘记南京大屠杀,你可穿上汉服登高拍照,别忘记这里是鸡鸣寺,三尺神灵,苍天在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