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教堂,位于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城市伯利恒,传统认为耶稣诞生于此地。圣诞教堂是这里最著名的基督教古迹。教堂坐落于市中心马槽广场。后人在伯利恒之星洞的遗址上,修建了圣诞教堂。
伯利恒旅游的目的,是参观这座耶稣诞生的圣诞教堂。经历了严格安检,穿越了高大隔离墙,我们乘坐大巴车来到这里。目前伯利恒是巴勒斯坦第二大基督徒居住地。以色列控制着伯利恒的进出口。广场上可见到巴勒斯坦国旗飘扬。
圣诞教堂被认为是自基督教早期以来,经过沧桑磨难,几乎完好保存的为数寥寥的建筑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2021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伯利恒闻名全世界,它是耶稣诞生之地。
沿盘山公路上行2公里直奔到马槽广场,我们的大巴车,行驶在四十五度的窄窄的街道上。
伯利恒的市中心有个马槽广场。圣诞教堂就在广场左侧。著名的圣诞教堂高大宏伟的钟楼。一旦敲响,钟声传播很远。
十字军的标志
圣诞教堂几经重建,历经沧桑,外观更像是一座古城堡。
教堂不设大门,只有一米多见方的石洞,圣诞教堂的门就在那里。一点不起眼!
圣诞教堂谦卑之门
从墙上旧痕迹看,共有三扇门。原有一扇巨大门,还有一扇中门,最后改成了小门。人们必须躬身而入。
钻入教堂这第一扇小门,它的高度也就1米2左右!
著名大教堂的门,为什么如此之小?据说原来大教堂有十分宽大的门。十字军为了阻止阿拉伯骑兵,骑高头大马侵入教堂,将高大的拱门用大石头堵上,只留下了这个小门。现在进入者只能躬身抬脚而入,表达了对耶稣的谦卑敬意。
第二道小门
教堂内光线昏暗、烛光摇曳,许多颂扬耶稣和圣母的画像颜色深暗,年头久远。教堂祭坛右侧是圣诞星洞入口,狭窄弯曲而神秘。

第二道门上方的斑驳的木饰
门上的木饰沧桑斑驳,但依旧凸显出精雕细刻之范儿。
教堂中巨大的石柱
教堂正在大修,只有这根石柱裸露着,其他41根柱子基本都包着。
到处是排队的人群,到处是施工脚手架。挤在队伍中不敢到处乱串。
这时来了一位教堂人员,比划着对我们说了几句?语言不懂,但听懂了他的意思。告诉我们可以过来参观拍照。真的很开心!上帝保佑巴勒斯坦!
拎着相机过去。看到教堂墙壁上金碧辉煌。
伯利恒之洞即是耶稣诞生时的“马赫德”山洞。洞长12.3米,宽3.15米,踏着十字军穴阶即可来到洞内。游客点着蜡烛拾阶而下,就会发现星洞非常狭小,石阶右侧便是著名的圣诞圣坛。
利恒之星洞
人头攒动,非常拥挤。依旧排队耐心等候。
伯利恒之星洞
拥挤加昏暗,看不清是什么。信徒们排队就是跪在下面触摸圣地。这个祭坛就是基督徒相信耶稣诞生的地方。
张导不在现场,大家都在问:哪是马槽?半天没找到人。我想拍遍了,总有一处是马槽!
著名的祭坛
圣诞圣坛的顶部
祭坛的下方——伯利恒之星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呈半圆形的大理石低矮壁龛,地面上有一颗闪闪发亮的银星,那是特意用来标识耶酥诞生的地方的。银星被誉为“伯利恒之星”,呈齿轮状,中间是一个圆口,外面则是类似齿轮状物,共有14个齿。那银星上镶刻着的拉丁文字:“在这里,圣母玛利亚诞生了耶稣”。
此星始刻1717年,但1847年被盗,1853年又用一几乎乱真的复制品代替。
伯利恒之星
中央镶嵌着一颗银质十四角星,上面有拉丁文“圣母玛利亚的基督耶稣诞生地”。
14角的伯利恒银星上方悬挂着15盏灯,寓意属于不同的基督教各派。昼夜不息地照着这里。
银星的右边几步远,便是著名的石槽。教堂内,还有许多金丝镶边的彩画,描绘耶稣降生的故事。
参观圣诞教堂里面伯利恒之洞。星洞里参观两个景点:
一颗银质十四角星,是耶稣诞生的地方。
一个新生儿耶稣生下后,把他放在了一个当作摇篮的马槽里。
两个景点它们相隔距离一米多。
找到了石马槽。蜡烛后面有一张耶稣诞生的画。我想,应该在这里!
这里是当初耶稣出生做摇篮的石马槽。当年泥马槽被大理石取而代之。
此时,神职人员来到。

教堂地板下露出了一个长条型的马赛克图案,张导告诉我们,这就是当年君士坦丁教会建造第一座教堂时的地基,它是在1934年一次考古挖掘中发现的。
马赛克拼花地板,图案精美,色彩绚丽。
终于结束了黑暗洞里的神的参观,上面一片阳光明媚,又回到了人间。
再现耶稣降生时的场景雕塑
旅友发来的照片
地下井盖上十字军的标志

出了圣诞教堂,相邻还有个圣凯瑟琳教堂。
教堂大门上方的圣母玛利亚雕像。
译经家哲罗姆全身雕塑
神甫隐居于此,专心致志地编写《圣经》注疏,将《旧约圣经》翻译成了拉丁文本。
圣凯瑟琳教堂
圣凯瑟琳教堂
心清迹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