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溪词》 史达祖
史达祖南宋词人。字邦卿,号梅溪,汴(今河南开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权,任为省吏,掌管草吏。韩侂胄因北伐事败被伏,史处以黥刑,流放到江汉。晚年困顿而死。
史达祖词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语言上锻炼之功。句法挺异,特立清新,史邦卿句最警炼。炼字炼句之功可见一斑。如,《万年欢》:“旧时明月旧时身。旧时海萼新。旧时月底似梅人。梅春人不春。”其次是史达祖词在结构上自主跳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使词更凝炼。如《惜黄花·九月七日定兴道中》:“涵秋寒渚。染霜丹树。尚依稀,是来时、梦中行路。时节正思家,远道仍怀古。”
史达祖词长于咏物词。用笔尖巧,骨气稍弱。当时南宋词人结社联吟,命题咏物成风,梅溪尽其能事。有后人称之为婉约词人。史达祖工于填词,姜夔称其词风“奇秀清逸”,善咏物,精于描写刻画。“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枉叫装得旧时多,向来箫鼓地,曾见柳婆娑”,这种意境惟有梅溪所独到。史达祖有《梅溪词》传世一卷,存词112首。其中写梦境的词共有58首,约占全词的52%。在南宋国破家亡妻死的处境中,史只有在梦境中温暖乱世离人心。
一直都想用《寿楼春》填写一首词。在填写【寿楼春】·挽歌时发现,这个词牌的作品极少,只有南宋词人史达祖填写的一词《寿楼春·寻春服感念》,别无它作。关于《寿楼春》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北宋崇宁间,有官六十大寿,其属下写词以庆贺,其中一首《寿楼春》词,官甚喜,令教坊依谱演唱。宴开曲起,其调凄哀,如伤考妣。官大怒,捕而入狱者众。《寿楼春》词牌为悼亡之调,误以为有“寿”有“春”可为庆寿之曲耳。选调之大误获入狱之灾。《钦定词谱》有八百二十首调、三千三百六体。调之长短、声韵、婉曲、节拍各不相同。每一个词牌都有它产生的来历和演变,它适合表达何种情感,依声填词、按谱填词不能是随意的,
否则就会出现大错。
就这样走近了史达祖诗词,认识了这位南宋的词人。史达祖的词常常与周邦彦、姜夔相提并论。他的词集中不乏家国之感,身世之感。“看花南陌醉,驻马翠楼歌”(《临江仙》),便是那个时代生活主色调。在北行使金期间所写的词,是《梅溪词》中最具光彩词篇。如“楚江南,每为神州未复,阑干静,慵登眺”,“老子岂无经世术?诗人不预平戎策。”
史达祖词以咏物咏怀为长。代表作《双双燕》、《东风第一枝·春雪》和《绮罗香·咏春雨》,全词没有一字提及“燕”“雪”、“春雨”,但又没有一句不是在写“燕”“雪”、“春雨”。被后世誉为咏物杰作。史达祖以自述身世的咏怀之作也很有特点。如《寿楼春·寻寿服感念》、《满江红·书怀》等。《寿楼春·寻寿服感念》是史达祖为亡妻所做的词,当时还是韩侂胄重用时期,在封建官场上有这份情感实在是难能可贵,足见他是个念旧情的人,对妻子真挚的思念之情。
自度曲《寿楼春》是通晓音律的词人,自写歌词谱写新的曲调,被称之自度曲。“寿楼”可能是词人其居所名。全词双调一百零一字,前后片各六平韵。七处对仗。全词一百零一字,平声字便占了六十四个。此词声情低抑,全作凄音,多句连用三至五个平声字,极拗,为词中仅有之调。
这首词其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韵律方面:其一,此词冲破了一句之中“一声不许四用”的戒律,词中常出现四平声句和五平声句。如“消磨疏狂”,“犹逢韦郎”均为四平声,而起句“裁春衫寻芳”则是一个五平声句。这是对词律的大胆突破,这在婉约词人中更是极罕见的。这是史达祖对婉约词的发展。其二,此词多用平声和拗句。其三:运用双声叠韵。《惠风词话》云:“前段‘因风飞絮,照花斜阳’,后段‘湘云人散,楚兰魂伤’,风、飞,花、斜,云、人,兰、魂,并用双声叠韵字,是声律极细处。
这首词上片为忆旧。律诗忌三连平(仄),词五字句一般为“上二下三”、“上一下四”两种,这首词第一句是五个平声,第一次遇到。“裁春衫寻芳”一落笔,平平音律中让人感触到了“寒食”之际,“寻春服”思念亡妻深情。写这首词最难写就是开头这句。随后“记金刀素手,同在晴窗”,“记”领起两个四字句,写出亡妻贤慧温柔和美好感情。“几度”后是个对仗。“几度因风残絮,照花斜阳”,“谁念我,今无裳”二句,照应词题。“今无裳”勾起“自少年消磨疏狂”。上结三句,又用领字格
“但”字领起三句,“听雨挑灯,攲床病酒”对仗,“多梦睡时妆”是写实情。上片往事的回忆,倾诉作者对亡妻一往情深。史在词中借鉴了谢道韫《咏雪》诗、白居易诗、贺铸著名的悼亡词《鹧鸪天》。
下片是史达祖直抒胸臆。一个折腰六字句对仗。“飞花”“良宵”照应,“有丝阑旧曲,金谱新腔”,以“有”字领起两个四字句对仗。词人只能独自欣赏睹物思人。“最恨湘云人散,楚兰魂伤。”“最恨”引出“湘云、楚兰”指美人,写出词人的痛惜之情。“身是客,愁为乡”表现了孤独凄苦的身世之感。“算玉箫、犹逢韦郎”句,用韦皋典。感叹妻子亡故,无缘重会了。“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二句,既点出此时节令,又暗举出与亡妻共同有过的美好往事。出自《诗·召南·采苹》:“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对仗是文学修辞手法。
词的对仗和律诗对仗的区别。1.律诗对仗要求平对仄,仄对平。词的对仗可以以平对平,仄对仄。“望长城内外,惟馀茫茫:大河上下,顿时滔滔。”这里城对河,是平对平;外对下,是仄对仄。2.律诗对仗不能以同字相对,词的对仗可以同字相对。如:“千里冰封”对“万里雪飘”。3.律诗对仗有固定的位置.词是长短句,必须遇到相连的两句字数相同,才可能对仗。
对仗在词里的位置。1.每阕起首两句字数相同,一般用对仗。固定的对仗必须对仗,如《西江月》前后阙头的两句,不固定的对仗可不对仗。2.词中其他位置如相连两句字数相同,也已对仗为宜。3.简言之,前人有先例就仿效,否则按常规走。有词人用也有词人不用。如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就不对仗。《满江红》上阕的五六两句,下阕的八九两句,都是七字句各有不同对仗:“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不对仗。“且之请缨封万户,竟须卖剑酬黄犊。”对仗。
带“一字豆”的对仗。上句带“一字豆”的五字句,下句是四字句,可以对仗。一字句后的四字句,对仗不对仗要求不严。
《寿楼春》只有大师史达祖唯一的词作,跟着大师的范文走没错。
【寿楼春】·挽歌
平平平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韵)。后八字作对仗
平仄仄,平平平(韵)。对仗
仄仄平(豆)、平平平平(韵)。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前两句于领字后作对仗
平平仄,平平平(韵)。对仗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韵)。领字后作对仗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韵)。后八字作对仗
平仄仄,平平平(韵)。对仗
仄仄平(豆)、平平平平(韵)。
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韵)。
填写好词后发现,《中华国粹网》和《搜韵》的《寿楼春》词谱平仄有一小小的不同之处:最后那句第四个字的平仄不同。中华为:平平仄仄平仄平(韵),搜韵为:平平仄平平仄平(韵)。翻查了龙榆生的《唐宋词格律》词谱:平平仄仄平仄平(韵)。就按龙榆生大师的版本走。同时也给搜韵发了一份电子邮件。
初学诗词,懵懂草书笔记,如有错误可直接指出,心清深谢了。

【寿楼春】·载春衫寻芳
史达祖
裁春衫寻芳。记金刀素手,同在晴窗。几度因风残絮,照花斜阳。谁念我,今无裳?自少年、消磨疏狂。但听雨挑灯,攲床病酒,多梦睡时妆。
飞花去,良宵长。有丝阑旧曲,金谱新腔。最恨湘云人散,楚兰魂伤。身是客、愁为乡。算玉箫、犹逢韦郎。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
【寿楼春】
定格
始见史达祖《梅溪词》,题为“寻春服感念”,殆是悼亡之作。一百一字,前后片各六平韵。
中多拗句,尤多连用平声之句,声情低抑,全作凄音。有用以填寿词者,大误。
平平平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平(韵)。
仄仄平(豆)、平平平平(韵)。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平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平(韵)。
仄仄平(豆)、平平平平(韵)。
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韵)


《绮罗香·咏春雨》 史达祖

《梅溪词》史达祖
心清迹然 诗词学习笔记
2014082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