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挂
标签:
文化 |
文/朱成坠
唐代雅号“诗佛”的大诗人王维曾经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王维诗歌的名篇之一。这首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王维少年时就与胞弟王缙离开了家乡蒲州,到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客游。由于王维在诗歌创作方面久负盛名,使他成为王公、驸马、达官贵人的座上清客,这也使他有机会大量地接触到上层社会的生活,对世态炎凉和统治阶级的生活有了深刻认识,并且,产生了深深的厌倦。十七岁那年的“九月九日”重阳佳节,胞弟王缙回蒲州去了,官宦富贵人家都以盛宴自娱。一种难以排遣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突然在举目无亲的诗人心中爆发,遂创作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首诗抒发了身在异乡的游子适逢佳节对故乡亲人深切而诚挚的思念,反映出世人普遍的心声,引起各个时代的共鸣。全诗朴素无华,蕴藉深厚,用词精练,曲折有致,堪称千古绝唱。
首句写身在异乡的诗人每到佳节倍加思念故乡的兄弟亲人。起句一个“独”字,造景突兀,既刻划出诗人举目无亲,孑然孤单的形象,又传达出主人公寂寞凄凉的心境。两个“异”字的迭用,更加强了诗人的孤独之感,为诗的画面增添了凄楚悲凉的色彩。
第二句是全诗的诗眼和感情主线。这里的“每逢”二字,突破了“九月九日”这一特定时间的局限,使人们体会到诗中之情已经酝酿了许久,今年九月九日的爆发,只不过是正巧碰到了重阳佳节这一导火索罢了。一个“倍”字,既渲染了今日思亲之情的强烈,又表明了平日思亲之情的经常。这两句诗着重在描写诗人节日的感受,由于诗题已经点明时值重阳佳节,遂埋下了热闹欢愉的节日场面的伏笔,因而,就愈使人感到“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寂寞凄清的游子形象,更加鲜明。
第三、 第四句,由自己思亲,想到亲人节日期间必然也在想念自己,从而,更加深了诗人珍视兄弟手足之情、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思。
古时候,有重阳节佩茱萸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人们认为饮菊花酒可以消灾避邪。这里,诗人巧妙地通过兄弟重阳佳节佩茱萸登高这一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细节,来让兄弟思念自己之情具体化、形象化,用兄弟对登高行列缺少了一人的遗憾情感来反射出诗人思亲的心曲,更加使人感到诗情真挚,委婉动人。
这首诗注重感受和细节的典型性,“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受,既是诗人日常感受的透露和升华,又是长期客居异乡的游子节日感受的概括和提炼,有着相当的普遍性和代表性。登高插茱萸的细节,体现了节日兄弟聚首的欢悦,同时,也具有浓厚的时代和地方色彩。正因为这首诗注重感受、细节、时间、环境诸方面的典型选择,因而,就形象逼真地表达了诗人具有典型意义的感情。因此,这首诗千百年来,名传遐迩,经久吟诵。
思亲,也可以理解为牵挂。所谓牵挂的意思之一是记挂,想念。意思之二是拖累。意思之三是牵拉。
记挂、想念的意思,如元代戏剧家乔吉《两世姻缘》第三折:“不由我心儿里相牵挂,莫不是五百年欢喜冤家。”再如明末文学家冯梦龙编纂《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秦重)这一夜翻来复去,牵挂着美人,那里睡得着。”现代作家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一章:“屋里只剩下道静一个人的时候,她真的牵挂起江华来了。”
拖累的意思,清代学者顾炎武《与李中孚书》:“然而关中、河东毫无未了时,行则行,别无牵挂也。”清代词人陈维崧《贺新郎.吴门喜唔丁飞涛赋赠》:“头白如今归故国,见人民城郭心惊怕,携瓢笠,无牵挂。”著名作家曹雪芹《红楼梦》第二二回:“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宁调元《游白云归感赋》:“百年牵挂如何了,一念轮回未有涯。”
牵拉的意思,清初文学家、诗词理论家、诗人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四.赤虾子三部》:有物名赤虾子,如婴儿而绝小,自树杪手相牵挂而下。笑呼之声亦如婴儿。”当代作者胡苏《新媳妇》:“春风吹拂着我的胸膛,熟悉的草木牵挂着我的衣裳。”
临近春节,在长辈亲人之中,我最为牵挂的是七姨和四舅,七姨现在扬州市生活,今年高寿已经九十三、四岁了。她老人家精神矍铄,虽然瘦削,但是,无疾无恙,作为一个有着近七十年党龄的老党员,她的身上依然焕发出共产党员的光辉。前些年,每年冬季来临,她就会与一般老大姐、老大妈缝制御寒的棉衣或棉被,送给贫穷的人家。现如今,她老人家是不是还能够做这些善事,我已经不知道了。但是,七姨为人处事的热情和周到,却在我的心目中是那么无比地高大。
四舅,是我母亲最小的弟弟,今年大约也已经八十五、六岁了。他老人家身体健康,到八十岁时,还能踩踏自行车驮负几十斤重的蔬菜,从连云港市灌南县汤沟镇官庄村骑行至灌南县城新安镇售卖,来回四五十公里的路程。当初,听到这个消息,竟然叫我惊吓得不得了,大呼了不起,但是,我绝对不赞成他老人家如此这般。还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四舅到上海来,穿着一身崭新的中山装,上衣口袋插着一支钢笔,梳着分头,年轻英俊,如今他老人家也已经垂垂老矣。四舅夫妇共计生育了十个孩子,存活了九个。除了老大因为车祸不幸逝世,其他八个孩子都在世,他们对四舅也都很孝顺,于此,我是非常欣慰的。
值此龙年春节即将来临,我衷心地期盼两位老人家健康幸福,寿过期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