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寄语

标签:
文化 |
文/朱成坠
今日立春,腊月二十五,也就是说,从今天开始,中国的春天就算来临了。当然,气象意义上的春天,还远着呢!
立春降抵,人随春好,春与人宜。预示着二零二四年,万事顺遂不止春,并将延续至夏秋冬三季。
立是开始,春是希望。四季之始,万物复苏。一切美好,如约而至。愿所求皆所达,所盼皆可期。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除旧布新,即是告别过去,也是期待未来,以干净纯洁自然的状态迎接大年好运的到来。正所谓,家整洁,人安康,财兴旺,愿新的一年窗明几净,事物澄明,心中无碍,人间无恙。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古籍《群芳谱》中是这样记载的,“立,始建也。”“立”是“开始”的意思,“春”是“春季”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
春,还代表着温暖、生长。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的。
立春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土地逐渐化冻,防涝、抗旱、保墒就提上了重要的日程。对农事来说,一要做好应对大风、寒潮以及干旱天气的防灾工作;二要注意倒春寒的防范。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先民制定出来的,按照时间段顺序指导生产和生活的这样一套气象系统。但它最早其实是来自先民们对于气候和季节变化的感知。先民们观察日出日落、寒暑交替,逐渐地才有了时间的观念。天气炎热的时候和天气寒冷的时候,当然对应着夏天和冬天,然后在夏天和冬天之间逐渐地又加入了春和秋,作为夏冬两个季节的过渡。这就是人们最早形成的时间段概念。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进入一个季节呢?这就需要有一个开始的标志。立春以及立冬、立夏、立秋四个“立”季,就这么提出来了。所以,立春的立,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的解释就是“建始也”,开始的意思。
立春是春季的开始,现在人们一般也把立春视作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节气。而在古代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其实是把冬至当作节气的开始的。立春的时间是每年阳历的二月四日前后,当太阳达到黄经315度的时候,就是立春了。
立春作为一个节气,首先它是一种对于自然气候的记录。古人在二十四节气之外,实际上还有七十二候的说法,也就是把每一个节气的十五天,再等分成三份,用三种常见的自然或人文现象,去进一步详细地描述这个节气的情形,这就是所谓的三候。每个节气都有它的三候,立春的三候是“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涉负冰。”古人用这三种自然现象和动物的反应来描绘立春节气自然界的景象。
一候东风解冻,二十四节气主要是适用于我国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状况,在这片区域冬季主要是刮北风的。那么,进入春季之后,古人敏锐地感受到了风向以及气温的变化,气温开始逐渐回暖,风向逐渐往北,这就是春季开始的外在信号。
二候蛰虫始振和三候鱼涉负冰,这一切,都是随着气温升高,动物们各自的反应。冬眠于泥土里的昆虫,感受到温度的变化,开始有所活动,但此时的温度,又还不足以让它们从地底钻出来,所以这种微小的初起的活动就叫作始振。而随着温度的升高,河面的冰块开始融化,河中的鱼儿开始浮上水面。因为,水中还有不少碎冰,古人看到的就好像是鱼儿在驮着冰块游动一样,所以,叫作负冰。总之,这些自然现象都表明,春天确实已经很近了。
立春的习俗,主要有:打春牛、戴春、咬春、吃春饼、吃春卷等。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诸多的习俗,其实都是勤劳的中国人对于丰收的祈盼、对于美好的向往。
立春寄语,一愿春早人勤,收获丰稔。二愿春来人好,身体健康。三愿春到人亲,家庭和睦。
2024年2月4日14时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