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与情绪
标签:
文化 |
文/朱成坠
大凡诗歌爱好者,乃至诗人,几乎都是性情中人。他们的诗歌与他们的情绪有着极大的关联。优秀的诗歌展露出诗人良好的情绪,低劣的诗歌显现出诗人沮丧的情绪。
《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大雅》:“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翙,hui音,释义为鸟飞声。多;众多。这些不知姓名的民间诗歌作者,几乎个个都是煽情的高手、人人都是催情的能手。让人读之,感慨不已。
战国时期楚国著名政治家、诗人屈原,在公元前278年,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楚国。迄今,在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汨罗江畔每年举行的龙舟大赛,就有着纪念屈原的含义在内,现代形成的吃粽子的习俗也是从百姓投食粽米喂鱼不让鱼虾吃食屈原遗体的做法演变而来,这也是端午节的渊源。屈原生前写下的著名楚辞《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振聋发聩、醍醐灌顶的诗歌,怎么不让人读后,潸然泪下,抚卷长叹,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战国晚期燕国太子丹派遣荆轲,携带燕国督亢地图和樊於期的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因图穷匕见,刺秦王不成,事败荆轲被杀。在易水(今河北省易县)边送行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和之,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表达了荆轲义无反顾、当仁不让的赴难精神。
西汉武帝时期,大将军霍去病与舅舅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直至今天的外蒙古杭爱山,勒名记实。两度功冠全军,封爵冠军侯。霍去病连续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近十万人,沉重地打击了匈奴右部。当朝廷打算赐予馆舍时,霍去病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这种掷地有声、铿锵迸发的豪言壮语,真的叫人倾佩至极。
唐代“诗仙”、大诗人李白的诗歌堪称中国诗歌的珠穆朗玛峰。贺知章称李白为“谪仙”,杜甫称李白为“酒中仙”。以全才著称的苏东坡也对李白赞不绝口,说他“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在众多评价中,当代诗人余光中先生的评价最为贴切和准确:“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李白最为豪放挥洒的诗歌《将进酒》中有句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开篇就是黄河与大海、天上与人间,其气势不得不说是磅礴浩阔,几乎可以涵盖天下的所有一切。
南宋爱国主义将领岳飞,奋战在抗金第一线,战功赫赫,战果累累,却被宋高宗通过秦桧之手,诬陷岳飞,至其被杀。岳飞生前写下的著名词作《满江红.写怀》:“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首词作的雄浑豪迈堪称历史上抵御和抗击外敌入侵的名篇,一直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所讴歌和赞颂。这种精神和情性绝对是值得人们歆羡和崇拜的。
至于南宋末年文天祥在广东五坡岭抗元兵败被俘。在过潮州湾的零丁洋时,写下了著名的爱国主义诗篇《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今,每次读到这首诗时,不禁肃然起敬,还会酹酒祭奠。
由上综述,诗歌中慷慨激昂之作,确实能够春风化雨,哺育正气。当然,也有不少缠缠之词,绵绵之语,叫人哀怨,不忍卒读。翻开中国诗歌的册页,比比皆是,触目惊心,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
20124年1月20日5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