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回眸

标签:
文化 |
文/朱成坠
今天是农历癸卯年的十一月十九日,也是公历2023年的最后一天。回眸这一年的往事,虽似流水,却历历在目。还颇有点慨叹,遂落笔写下一些感言,以作为对2023年的怀顾和小结。
这一年,我继续自己的写作生涯,到本文告竣,即已完稿365篇,与公历365日的日历天数完全一致,没有多一篇,也没有少一篇,正正好好365篇。可能有些人会发出惊诧;“朱先生,您是不是刻意而为之。”我可以肯定地答复,这纯粹是随心所意而致,并没有事先专门安排和特别设置,而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自然到位的。
然而,尽管我日不释笔,天天作文,也比2022年撰写的435篇的天花板数量,少了70篇。这是我的笔耕数量较少的一年,确属罕见。这并非是我的懈怠和延宕,而是,我的身体出现了状况。在今年的三月十三日那天,我因罹患心肌梗塞,被老伴送进了附近的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医生确诊为心肌梗塞,院方立即让我进入ICU胸痛急救中心病房,经过紧急抢救,终于将我从死神手中救了回来,我才重新活了过来,因此,我是十分感激十院和参与诊治的医务人员的。我将深深地铭记他们的恩典,永志不忘。
出院以后,稍事休憩,遂后,手又痒痒了,遂动笔继续写作了。于我而言,写作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一日笔辍,那种日子是极其难过的,好似落忒了魂灵头,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三月十三日写完《明月与故乡》一文之后,一直到三月十九日,才又捡起笔,写作了《重疴急诊》一文。这期间,仅仅歇搁五天没有动笔写作。
以后的日子里,我慢慢悠悠、笃笃定定地敲打着电脑的键盘,几乎每天涂抹出一篇千字文,以其抒发自己心中的涟涟漪漪,用来表达自己脑海里的点点滴滴。
特别是从十一月十四日起,到十二月二十六日止,合计四十二天,先后撰写了一百篇水系列文章,日均两篇多一点。
对于我自己的作品,我是以欣赏和好玩的心态看待的。毕竟是自己一笔一划、一字一句写出来的么,俗话说,敝帚自珍,俗话还说,瘌痢头的儿子自家好,自己的儿子再丑也是自己养的儿子。所以,我对这些文字是极为珍贵的,并没有什么歧视和鄙弃之感。至于,其他人怎么看待,那就由不得我了,我也不在乎,听之任之,愿意看的则自己看,不愿意看的就不必看,看与不看,均属自由。
眼下,我的《朱成坠文选》前十三卷,已经在四川省成都市书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始印刷出版了,大约于明年农历春节之前,可以运抵上海。赶得及,在春节之前,就立即开始馈赠于诸位亲朋好友。目前,我很是担忧合计三千九百多卷的文选,没有合适的堆放之处,又不能置于室外,任凭风吹雨打,遭受劫难。我还是盼望那些打算得到我的这套书籍的诸位,闻讯后,能够及早地赶到寒舍提取这些书。以便减少一些我的储存压力。大学同学胡善胜兄在微信群中早已发出前往我家自行提取这批文选的吁请,我是十分感激涕零的,因为,他极好地帮助解决了我的一套书的堆放困难。
在十二月十七日的大学同学会年会召开之时,同学会现任会长魏虎根同学自告奋勇地建议,到时候,弄一辆车子,驱车将书送到自愿索取者的家中,顶多稍停片刻,喝一杯水,遂即告辞。我听了以后,十分感动。因为,我的腿力极为疲软,已经不能多走动了。只能烦劳同学们的大驾,或自行提取,或由虎根同学组织车辆送达了。
除了先行出版的十三卷《朱成坠文选》,我还将在明年春节前后,将已经完稿的第十四卷、和即将完稿的第十五卷,再次送达四川省成都市书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印刷出版,之后,分别补发给各位。希望,第一次领取本人文选的诸君,留下联系的地址或手机、电话号码,以便续送余书,不致于因缺书而不成套。
2023年12月31日12时0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