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孤云”析

(2023-11-05 07:27:56)
标签:

文化

/朱成坠

含有孤云的诗歌,最为出名和传诵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那首《独坐敬亭山》,诗曰:“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为了这座山,为了这首诗,我曾经多次奔赴皖南宣城市的敬亭山观览和瞻仰。

其他含有孤云的诗歌还有:东晋末年陶渊明写过一首诗作《咏贫士》,诗曰:“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唐代学者李善注:“孤云,喻贫士也。”晚唐诗人杜牧写过一首诗作《将赴吴兴登乐游原》,诗曰:“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北宋大文豪苏轼写过一首诗作《虔州八境图》之二,诗曰:“勌客登临无限思,孤云落日是长安。白鹊楼前翠作堆,紫云岭路若为开。”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写过一首诗作《送徐登山人》,诗曰:“今日江南行,孤云无系程。直指九华峰,去扫先君茔。”北宋著名词人贺铸写有一首词作《爱孤云/添声杨柳枝》,词曰:“闲看孤云静爱僧。得良朋。清时有味是无能。矫聋腾。”北宋诗人王令写有一首诗作《孤云》,诗曰:“一片孤云逐吃飞,东西终日竟何依。旁人莫道能为雨,惟恨青山未得归。”明代爱国将领于谦写过一首《孤云》,诗曰:“孤云出岫本无心,顷刻翻成万里明。大地苍生被甘泽,成功依旧入山林。”明代戏曲家范受益、王錂在杂剧《寻亲记.相逢》中,写道:“思亲回首望孤云,回首望孤云。”

“孤云”析

唐代诗人于武陵创作的《孤云》,诗曰:“南北各万里,有云心更闲。因风离海上,伴月到人间。洛浦少高阁,长安无旧山。裴回不可驻,漠漠又空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依无靠的状态。诗中描绘了孤云在天空中独自飘荡,没有方向,没有停留的地方。诗人希望周围的人不要询问孤云是否能变成雨珠轻轻地落下,而是,对青山的未能明晰而感到遗憾和惋惜。始终运用孤云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之情。

孤云的释义之一是,单独漂浮的云片。释义之二是,比喻贫寒或客居的人。

孤云表达的情感是清高和孤傲。孤云意指闲适之心,隐居之意。孤云指诗人无法与热衷功名利禄之人同流合污,或是因怀才不遇而心有愤慨,故寄情自然,心有孤云,品质坚贞。除此之外,还有游子独自在外飘泊、如飘萍一样,随波逐流,无所依附,孤苦伶仃,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

孤云具有象征意义。一是,作为自然现象,是自由、恬淡、无拘无束的象征。二是,孤云常常被视为孤独、清静、飘渺的象征。三是,在文学作品中,孤云意指闲适之心、隐居之意,也代表高洁、孤傲的情怀,有时还象征着诗人无法与热衷功名利禄之人趋同,或是因为怀才不遇而心有怨忿和愤慨,故寄情于田园山水之间,闲游于原野江海之中,心怀孤云,情操高洁。

孤云,其中,蕴含着那种清苦的孤独,是一般人难以理喻的,很多时候,总被人视为陌生人、局外人。这种人往往游离于众人之外,郁郁乎不得志,悒悒乎不得意,非常不合群,朋友很少。挚友更少。因此,人们常用孤云,来形容或比喻这种人。在大千世界里,所有人都必须融入人世间,不可能做到绝对地清高和孤傲,否则,就不会有几位赤诚而忠心的朋友和伙伴。那么,在迟暮之年,境遇确实是孤寂苦寒,茕茕独立了。

  202311565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过客”析
后一篇:“孤雁”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