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启事

(2023-09-11 20:22:48)
标签:

文化

/朱成坠

当孩子、特别是智障儿童、精神疾病者、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走失后,家里人都会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如果,一时找不到人,家属往往会求助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和民众,公开寻人。这个寻人的东西,就叫作“寻人启事”。

不过,也有人写作“寻人启示”,究竟是“寻人启事”,还是“寻人启示”?启事与启示,音相同,义有别,易混淆,需要认真仔细加以辨别和区分。

“事”的意思是,事情、事务、事件、事业、职业、工作、变故、侍奉、从事、责任、关系、工夫等。而“示”的意思是,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使人知道。

作为一种应用文体,古代有告示,而今有公示。告示产生于明朝。官府遇到重大的事情,往往以“告示”的形式,公开告知于属下和民众,要求他们了解并遵照执行,如常见的有“安民告示”之类。这里的“示”,就是以事告知于下的意思。

现在常见“公示”这种新文体。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拟作出某种重大决定,比如,提拔任用干部、表彰和奖励先进人物等,需要以“公示”的方法,事先预告群众周知,用以征询意见、改善工作。政府部门任免公职人员,会在电视台、报纸上,公示这些人员的名单、性别、经历、业绩和拟任或免去的职务。某些街道社区、居民小区还专门设置了“公示栏”,便于张贴各种通知、简报、文件等。这里的“示”是公开告知的意思。

启事

因为受到古代告示、当今公示仍然在使用,其影响和作用还存在。在亲人出走,失去联系后,为了祈求媒介和公众帮助寻觅失联者,人们就自然而然地觉得应该写成“寻人启示”。他们错把“启示”的“示”,理解为公开告知的意思,搞混了“启示”与“启事”之间的区别。

“启示”与“启事”这两种常用文体,相互之间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启示”的“启”,意思是“开导”而非说明;“启事”的“启”意思是“说明”而非“开导”。

“启示”的“示”,意思是“指出来使人明白”;“启事”的“事”,意思是“被说明的事物、事情”。

“启示”的意思,作为动词是指启发指示,开导思考,使人有所领悟。如:这本书启示我们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作为名词是指通过启发提示而领悟到的道理。如影片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启事”的意思,是指将自己事务、事情和要求,向公众说明,希望协助办理。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可以使用“启事”。因此,《现代汉语词典》对“启事”的解释是:“为了说明某事而登在报刊上或贴在墙壁上的文字。”常见的“启事”有:寻人启事、招生启事、招聘启事、挂失启事、征集启事、征文启事、征稿启事、征婚启事、征友启事等。

“启示”用于抽象的精神与思想方面;“启事”用于具体的事物与事情上。

可见,“启示”与“启事”,其各自的含义截然有别,二者不能混为一谈。所以说,寻人应该用“启事”,而不能用“启示”。

简而言之,“启示”与“启事”的区别是,一是,表现形态不同。“启示”是启发提示;“启事”是一种公告性的应用文体。二是,语素不同。“启示”用的是“启”的开导义;“启事”用的是“启”的陈述义。三是,语法功能不同。“启示”既是名词,又是动词,它是可以带宾语的;“启事”是名词,不能带宾语。

启事出自三国蜀汉至西晋官员、史学家陈寿《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召呼三台尚书以下自诣卓府启事”。后晋刘昫署名,实为后晋赵莹主持编修《旧唐书.高宗纪下》:“八月辛丑,上痁疾,令太子受诸司启事。”痁,音shan,声阴平。义疟疾。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巡察地方总理关防太监指示,贾宅人员何处出入,何处进膳,何处启事,种种仪注。”

启示是汉语词汇,意思指看完某种事物后,又有了启发指示,使人有所领悟。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李烈钧《辛亥革命及督赣时期》:“总理(孙中山)起立答词,对经营全国铁路多所启示。”现代著名作家巴金《家》五:“这几句话对她简直成了一个启示,眼前顿时明亮了。”现代散文名家杨朔《万丈高楼平地起》:“这是一个最普通的战士给我的启示。

20239 11143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出事
后一篇:天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