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丽娃河畔月满时
丽娃河畔月满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011
  • 关注人气: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事

(2023-09-02 06:11:16)
标签:

文化

/朱成坠

时事,听起来,与世事差不多,实际上,两者的意思差远了。时事的意思有八种,一指合于时节而应做的事。二指诸侯、大夫对天子的四时贡职。三泛指贡品。四指当时史实;当时情况。五指当时的政事;世务。六指局势;时局。七指一时之事。形容时间短暂。八指最近期间的国内外大事。

又有延伸阐释,一为,最近时期的大事:时事报告、时事新闻、时事热点、时事政治。二为,触及时事、感于时事等。三为,适应潮流的事:审时事,辨功过。

而世事的解读则有两种:一为,世上的事。二为,人情世故。与时事的解释相比较,词义明显地少了许多,没有那么繁复的缠绕的解析和诠释。

时事

时事,出自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袁可立)感激上恩,慷慨时事,议收辽左之残兵,迅扫邹滕之妖党。”陈继儒(15581214日—16391016日),字仲醇,号眉公、糜公,松江府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陈继儒,诸生出身,二十九岁开始,隐居在小昆山,后居东佘山。关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学习苏轼和米芾,兼能绘事,屡次皇诏征用,皆以疾辞。擅长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形态萧疏。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画卷传世。还著有《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吴葛将军墓碑》《妮古录》。为什么,我会在本文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摘录陈继儒的生平事迹呢?这是因为,很少能够看到有关上海地方的名人轶事和掌故。一旦,见着,颇感意外与钦佩。故所,摘录于上。

在平日的阅读中,不断见诸时事一词出现在各种文章和典籍之中。民国通俗演义作家蔡东藩《清史演义.自序》:“而孰知时事忽变,帝制复活,筹安请愿之声,不绝于耳,几为鄙人所不及料。” 现代作家沙汀《意外》:“而且,正如他所表白过的一样,他也存心认真读书,不问时事。”现代作家王西彦《古城的忧郁.灾祸》:“往往国内的时事最需要向人民报告解释时,他却不得不去谈些最空泛最不相关的国内小问题。”

有一段时间,特别提倡突出政治、讲究政治挂帅,于是,人们不得不大肆地说要紧跟时事的言语,即关注当时的热点新闻,非常接近和追踪最近期间的时事。紧跟时事则意味着密切关注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关注外在发生的真实的事件。重视实践和经验,这两者都有其自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可偏废。紧跟时事属于动宾结构的短语类型,意思是思考问题,操持事情、完成任务,都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更新进步,适应时事的发展和变化。还要随时注意观察世界上发生的各种时事,人们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变化和发展的形势,从而,依据时事的态势,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个人的想法。同时,执政者需要根据时事,适时地调整施政的方针、政策和策略。根据笔者的经验和教训,过分紧跟时事,有时不一定会给你带来好运,甚至,会给你带来霉运、歹运、恶运、乃至生杀之运,这也是不得不防范的大事啊!

把握时代脉络,紧跟时事热点是政治的最大特点之一,也是紧跟当下国家时事的重点之一,其与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人们必须密切注意和观察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中国古人至理的箴言和遗训,当牢记于心,铭刻于怀。

  20239145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世事
后一篇:本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