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著南枝开遍未——唐宋词名篇品赏之七十七

(2023-06-25 06:53:05)
标签:

文化

/朱成坠

李清照写有一首词作《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词曰:“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这首词的大意是,初开的梅花红艳柔美,引得众花纷纷随之绽放。试问幸运的南枝,你的花朵是否已经开遍了?我不知道它包含多少幽香,只觉得它蕴藏着无限情意。春日里,窗下有人忧伤憔悴,愁闷难受到不再倚靠栏杆边。要想饮酒赏花就请来吧,明天说不定会吹刮大风。

这首词是一首咏梅词。傲立霜雪,一枝独秀的梅花是历代文人墨客的吟诵对象,特别是宋代咏梅词更多,其中能尽得梅花神韵的上乘之作却并不多见。

李清照的这首《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当属其中的佼佼者,不仅写活了梅花,而且刻画出赏梅者虽然愁闷,却仍禁不住要及时赏梅的矛盾心态。作者出手便不俗。首句以“红酥”比拟梅花的花瓣宛如红色的凝脂,以“琼苞”形容梅花花苞的美妍,准确地抓住了梅花的显著特征,“肯放琼苞碎”者,是对“含苞欲放”的另一种巧妙说法。

探著南枝开遍未——唐宋词名篇品赏之七十七

上片皆从此句生发。“探著南枝开遍未”,便是宛转地说出梅花未尽开放。初唐时,诗人李峤《梅》诗云:“大庾敛寒光,南枝独早芳。”如今,对南枝还要问上“开遍未”,则说明不少的梅枝上已经含苞了,从此已然可知。三、四两句“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用对偶句,仍然写未放之花苞,“酝藉”、“包藏”,点明此意。而“几多香”、“无限意”,又将梅花盛开后所发散的幽香、所呈现的意态摄纳其中,精神饱满,风情万种,亦足见词人的灵心慧思。

下片由咏梅转写赏梅之人。“道人”是作者的自称,意为学道之人、为道之人。“憔悴”和“闷”、“愁”,说的是李清照的外貌与内心情状,“春窗”和“阑干”交代客观环境,表明作者当时困顿窗下,愁闷烦人,连阑干都懒得去倚靠了。这真的是一幅名门闺妇的春愁图卷。

此词不写梅花的盛开,却由含苞直跳到衰败,这是咏梅的奇笔,写赏梅却先道自己的憔悴和愁闷,这是赏梅之妙想。反映了作者自己“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清平乐.年年雪里》)的心态。此词盖作于晚年流落江南之后,反常写法恰好能传达出当时正常的心态。虽然心境不佳,但梅花还是要赏的,所以“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休”字这里是语助词,含罢、了的意思。这是作者心里的话:想要来饮酒赏梅的话应该早点来,推迟到明天,说不定要起风了呢!此句隐含着莫要错过大好时机,要及时举杯遣怀。

任何咏物诗都离不开抒情,否则,便成了仅仅是状物,而状物诗是不会形成真文学的。李清照的这首咏梅词之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就在于它不但写活了、写美了梅花,而且,进一步表达了赏梅者那种独特的心态,虽然,愁闷忧烦却仍禁不住要及时赏梅的矛盾情怀。就这样,李清照这位词人的个性也就跃然纸上了。

20236227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