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吟逸咏唐宋词——唐宋词名篇品赏之一
标签:
文化 |
文/朱成坠
自打五月五日凌晨五时五十五分,完稿《朱成坠文选.后记》,迄今,已经第三天了。心底总感到空落落的,有点无所措手足,不知如何摆放是好。思前虑后,追究缘由,竟然在于搁笔。近十年来,我已经养成了每天舞文弄墨,堆字砌词的习惯,一时空闲下来,便给我带来了很大的不适应。于是,决定重新敲打电脑,码筑些蝇头蚊尾的小文章,以表达愉悦的心情和燃发思想的火花。
那么,究竟写什么呢?经过思考,我想,既然上一辑涂抹的是唐诗,那么下一辑顺理成章就应该撰写唐宋词了。唐诗与唐宋词(人们习惯称之为宋词)一向并称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高峰。如果,梳理唐代及其以后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脉络,那么,即为人们常说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实际上,词这一体裁并非宋代独有,滥觞可以追溯到唐代,兴盛于北、南宋,故称其为唐宋词,还是比较适宜和准确的。
我曾经在多篇文章中,说及当年初读唐诗时,同时,还涉及了唐宋词。唐诗和唐宋词的研习,均源自胡云翼先生选编的《唐诗一百首》和《唐宋词一百首》。我从胡先生的两本中国古典文学薄薄的普及读物中,领略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浩瀚廓远,这两本书居然引领我走上爱好唐诗和唐宋词的道路,并使我逐渐热爱并陶醉于中国古典文学。
在大学攻读词学时,高建中教授详细地介绍了词的起源、发展和兴盛的过程,讲解了历代词学的丰满圆润的内涵,听得我全神贯注,目不转睛。令我兴致盎然,回味无穷。高教授今年已经八秩荣寿之年,当年,聆听高先生的课程,先生条分缕析,娓娓道来,觉得十分解渴,我对高先生钦佩尤加,奉其为词学的终身圭臬。因此,我的毕业论文题目就是《略论稼轩农村词的艺术风格》,以稼轩词作为我的论文题材,洋洋一万多字,将我多年攻读稼轩词的心得体会,作了一个概括和总结。迄今,我仍然非常喜欢辛苏范王为代表的豪放词,同时,我并不排斥柳秦周李为代表的婉约词。辛苏范王,即辛弃疾、苏轼、范仲淹、王安石;柳秦周李,即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当然,我更为歆羡和倾心的则是豪放词,于豪放词更为上心些。
十多年前,我从上海书城专门购得五大册《全宋词》。《全宋词》为现代著名学者唐圭璋先生主编。共收录宋代词人一千三百三十余人,约两万余首词,荟萃了宋代三百年间的全部词作。于今,我时不时地翻阅、思索。《全宋词》与清朝康熙四十四年编篡的《全唐诗》同为唐诗宋词极其宝贵的总库藏。
《唐宋词一百首》收录了盛唐时代的大诗人李白的词作《菩萨蛮》,词曰:“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那时候,写词,叫作填词。填词就是将诗歌艺术重新返回诗词的歌咏状态,让人可以按谱咏唱。据说北宋时期著名词人柳永擅长填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旨趣谐婉。柳词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说明当时词确实是作为音乐的文字内容,而不是音乐作为词的陪衬辅佐。现今,词已经成为单纯的文字之作,与音乐浑身不搭界了。如果,需要歌唱,还要作曲家另行谱曲。如今人谱曲的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五代南唐后主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高楼》,都是如此。不然,是不能自由地咏唱的。至于古代的歌唱方法现在绝大数人已经不会了,除了少数从事古典音乐并懂得工尺谱的专家之外,其他人都不能依照曲谱呕歌了。
从今而后,我将逐步写作关于唐宋词方面的品赏文字,以供诸位一哂。不一定每天按时写作,将采取随心所欲的形式,自由地驰骋想象的翅膀,浪漫地遨游精神的天空,尽兴地放飞愉悦的心情。
2023年5月7日22时32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