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寒砧与征戌——唐诗名句欣赏之二十四

(2023-04-08 11:24:05)
标签:

文化

/朱成坠

唐初诗人沈佺期写有一首《独不见》,诗曰:“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戌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诗的大意是,卢家年轻的主妇,居住在以郁金浸洒和泥涂壁的华美的屋宇之内,海燕飞来,成对成双地栖息于华丽的屋梁之上。九月里,寒风过后,在急切的捣衣声中,树叶纷纷下落,丈夫远征辽阳已逾十载,令人思念。白狼河北的辽阳地区音信全部被阻断,幽居在长安城南的少妇感到秋日里的夜晚特别地漫长。是谁使人满怀愁绪,难见亲人,偏偏还让那月光空照帷帐。

独不见:乐府《杂曲歌辞》旧题。《乐府解题》:“独不见,伤思而不见也。”卢家少妇:泛指少妇。郁金堂:以郁金涂抹的堂屋。郁金:一种姜科姜黄属植物,是一种香料。味极浓郁,可泡酒并能使酒染色。涂在墙上能使满屋芳香。堂:一作“香”。南朝.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海燕:又名越燕,燕的一种。因产于南方滨海地区(古百越之地),故名。玳瑁:海生龟类,甲壳呈黄褐色,相间花纹,古人用为装饰品。砧:捣衣用的垫石。寒砧:指捣衣声。古代妇女缝制衣服前,先要将衣料捣实。为赶制寒衣,妇女每于秋夜捣衣,故古诗常以捣衣声寄托妇女思念丈夫之情。木叶:树叶。辽阳:辽河以北,泛指辽东地区。白狼河:今辽宁省境内大凌河。音:一作“军”。丹凤城:此指长安。相传秦穆公女儿弄玉吹箫,引来凤凰,故称秦国都城咸阳为丹凤城,后人又将京城称作凤城。唐时长安宫廷在城北,住宅在城南。谁为:即“为谁”。为,一作“谓”。教:使。流黄:黄紫色相间的丝织品,此处指帷帐。另有一说指衣裳。更教:一作“使妾”。照:一作“对”。

寒砧与征戌——唐诗名句欣赏之二十四

这首七律,借用了乐府古题“独不见”。北宋学者郭茂倩《乐府诗集》解题云:“独不见,伤思而不得见也。”此诗的主人公是一位长安少妇,她所“思而不得见”的是远戌辽阳十年未归的丈夫。诗人以委婉缠绵的笔调,描述女主人公在寒砧处处、落叶萧萧的秋夜,身居华屋之中,心驰万里之外,辗转反侧,久久不寐的孤独愁苦情状。而征戌辽阳的丈夫,音讯渺然,是死是活,俱未交待。可能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已经倒在沙场上了,也可能是“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还在鏖战之中。总之,实际情形全让读者自己去想象了。

这首诗通过一个少妇秋夜思念戌边丈夫的生活剪影,向读者展现了一幅战争破坏人们的和平安宁的生活,给一个原本可能是幸福美满的家庭带来了毁灭性灾难的形象画面,使读者很自然地对诗中的主人公——卢家少妇与她的出征的丈夫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

这首诗表现的技巧也很出色,开始运用比兴手法,以玳瑁梁上双栖的海燕反衬这对少年夫妻长年离别的不幸中间两联对偶工整,不但句对,而且词组也对,“白狼河”对“丹凤城”,为地名对,“白”和“丹”为颜色对、“狼”和“凤”为动物对,构成律诗中的工对。结束一联,遂运用设问句式,“谁谓”、“更教”,一气贯穿到底,造成含蓄蕴藉,“深文隐蔚,余味曲包”(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的意境,读来情味深长。

这首诗题目,一作《古意呈乔补阙知之》,又作《古意呈补阙乔知之》,疑为副题。乔补阙为乔知之,万岁通天(武则天年号,696697)年间,任右补阙,此诗当作于此时。

沈佺期(约656—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当时,沈佺期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

  20234811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