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咏怀诗

(2023-01-19 15:14:12)
标签:

文化

/朱成坠        

所谓咏怀诗,就是吟咏和抒发诗人怀抱情志的诗歌。它所表现的是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体悟,对于生命存在的思考,对于个体命运的把握,对于未来人生的追求。

中国古代盛行咏怀诗,如果,需要进一步分类的话,还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类型。第一个类型是淑世情怀,第二个类型是超世情调,第三个类型是游世情趣。如唐代送别诗《渭城曲》《别董大》《送武判官归京》等,鉴赏这些诗歌时,必须分清楚谁送谁,表达的情绪是饯行时依依惜别之情,还是分别后深深追念之意。再如羁旅行役诗,先秦佚名的《君子于役》,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散文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这些作品的大致内容:一是出门远行的人思念故乡,二是妇女对于戌边征夫的萦怀,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三国魏国诗人阮籍存世八十二首《咏怀诗》,继承了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建安文学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开拓了五言诗的写作范围,在体例和技巧等方面有不少的创新,对于后世诗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阮籍的《咏怀诗》忧愤深广,表现出隽永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阮籍的《咏怀诗》意旨隐微,寄托遥深,并且,掘拓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诗的先河。阮籍《咏怀诗》开创了我国古代五古抒情诗的崭新体例。

咏怀诗

阮籍(公元210年—263年),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与嵇康、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和阮咸等六人为友,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放浪形骸,世称竹林七贤。阮籍善于通过不同的写作技巧,如比兴、象征、寄托,藉古讽今,寄寓情怀,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除了诗歌之外,阮籍还长于散文和辞赋,今存散文九篇,其中,最长篇幅及最有代表性的是《大人先生传》。另存赋六篇,其中,述志类有《清思赋》《首阳山赋》;咏物类有《鸠赋》《猕猴赋》。考《隋书.经籍传》述辑录阮籍集十三卷,惜已佚。明朝晚期文学家张溥辑《阮步兵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曾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当时魏明帝曹叡已亡,由曹爽、司马懿夹辅曹芳,二人明争暗斗,政局十分动荡和险恶。曹爽曾召阮籍为参军,阮籍托病辞官归里。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司马氏杀戮异己,被株连者甚众。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他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只不过在有些情况下,阮籍迫于司马氏的淫威,也不得不敷衍应酬。他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当过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职。因此,后人称之为“阮步兵”。他还被迫为司马昭自封晋公、备九锡写过《劝进文》。因此,司马氏对他采取了容忍的态度,对他放荡佯狂,违背礼法的各种行为不加追究,最后得以终其天年。

阮籍作品今存赋六篇、散文较完整的九篇、诗九十余首。阮籍的诗歌代表了他的主要文学成就。其主要代表作就是五言《咏怀诗》八十二首。《隋书.经籍志》称其著录有集十三卷。可惜原集已佚。不过他的作品散失的并不多,以诗歌为例,《晋书.阮籍传》说他“作《咏怀诗》八十余篇”,看来全部流传了下来。

阮籍的作品择其一二,供诸位欣赏。如《咏怀八十二首.其一》,诗曰:“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野外,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再如《咏怀八十二首.八十二》,诗曰:“墓前荧荧者,木槿耀朱华。荣华未终期,连颷陨其葩。岂若西山草,琅玕与丹禾。垂影临增城,余光照九阿。宁微少年子,日久难咨嗟。”琅,lang音,阳平,玕,gan音,阴平。琅玕,中国神话中传说中的仙树,其果实似珠。

2023119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回文诗
后一篇:游仙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