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酸
标签:
文化 |
文/朱成坠
旧时,形容穷苦读书人贫困潦倒的模样,常用寒酸二字,如:寒酸相、寒酸气。现在,也用来形容家境不富裕的样子。如:他仍然很寒酸。再如:先生一生俭朴,尽管有人讥笑他寒酸,他也毫不理会。又如:寒酸的地下室,作为她的婚房,她一点也不计较,她坚信,只要他们俩真心实意地生活在一起,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
寒酸,一是,形容贫困窘迫,不体面。出自晚唐诗人杜荀鹤《秋日怀九华旧居》,诗曰:“烛共寒酸影,蛩添苦楚吟。”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宋金今日财发身发,肌肤充裕,容采光泽,绝无向来枯瘠之容,寒酸之气。”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范睢)遂换去鲜服,妆作寒酸落魄之状,潜出府门,来到驿馆,徐步而行,谒见须贾。”
明代小说家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见赵琮是个多年不利市的寒酸秀才,没一个不轻薄他的。”
现代作家陈残云《山谷风烟》第三章:“周祺看得出来,那些地主婆娘和地主媳妇,故意装着一副寒酸相给人看。”
寒酸,二是,称穷苦的读书人。
明代小说家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寒酸忽地上金堦,立看许多渗濑。”堦,jie音,阴平。同阶。
清代作者朱锡《幽梦续影》:“王寅叔云,黄白是市井家物,风月是寒酸家物。”
寒,是指寒冷,酸,是指酸腐之气。
现代,有一个术语叫韩酸,是反韩愤青形容韩国人的口气,像吃了蒜头似的狂妄自大,又因为在他们的心里,韩国人是寒酸的,所以,由此及它,韩蒜的别名也谐音为寒酸了。
古时候的穷人,一是穿不暖,二是不常洗澡,因为洗澡是奢华的享受(有钱人家洗香水浴,而穷人则是随便到河里冲洗一下了事),穷人洗不起,在河里洗不干净,就有一股体味,即汗酸臭。所以,寒酸是指一个人的贫苦模样。
旧时,人们常用贫穷寒酸、穷而迂腐,来讥讽贫穷的文人。
唐代诗论家司空图《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十九首》,有诗句曰:“还有寒酸堪笑处,拟夸朱绂更峥嵘。”
北宋文学家、诗人唐庚《张求》,有诗句曰:“坐此益寒酸,饿理将入口。”
宋代诗人周吟轩《蒿》,有诗句曰:“野蔬出芋惯寒酸,羹绿荠黄顿顿餐。”
南宋理学家、诗人魏了翁《鹧鸪天.十五日同宪使观灯马上得数语》,有诗句曰:“儿童拍手拦街笑,只是寒酸魏梓州。”
南宋诗人朱复之《冬夜读书无油歌》,有诗句曰:“生憎诗客太寒酸,略不分光到文字。”
一位当代的佚名诗人,写道:“一腔愤懑向何方,满目心酸欲断肠。寒风彻骨人瑟瑟,凉意沁身振脊梁。”
另一位当代诗人郑辉贤有诗句曰:“雨打残荷惊宿鸟,寒酸满目惹人愁。”他还有诗句曰:“寒酸自古无人管,冷暖从来有梦残。”
2022年12月27日15时50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