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筇

标签:
文化 |
文/朱成坠
寒筇,指的是竹杖。出自《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维摩)右手掌拂尘之麈尾,左手擎化物之寒筇,万茎之鹤发垂肩,数寸之雪眉覆目。”
人到老时,身体羸弱,步履维艰,跌跌撞撞,需要拐杖撑持,方能前行。拐杖,考究一点的使用铝合金、稍次一点的使用木制,最次一点的使用竹制。竹杖,随处皆有,采竹即可。
此生,我曾经用过两支拐杖,一是,上个世纪中叶,参加上海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慰问团工作,到了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那里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形,出门爬山是寻常之事。据当地老俵介绍,山区毒蛇很多。俗称“七横八吊九缠树”(即七月横在地面上,八月吊在竹干上,九月缠在树枝上),为了预防被蛇咬伤,除了备有当时非常有名的季德胜蛇药外,还要求每个人携带一枝竹杖,到了草木茂盛之处,先用竹杖敲打,发出声响,驱赶蛇类自行离去。好多次,就是采取了预先敲打的方法,赶走了毒蛇,防止了蛇咬事件的发生。我曾经从横岭公社横岭大队的一位老俵处,求得一枝方竹,作为竹杖。一路行来,一路敲打,从来没有发生过被毒蛇咬伤的情形。
有一年夏季的清晨,我去厨房打开水,手提两只热水瓶,返回住处时,刚刚踏上走廊的阶梯,就看见一条一米多长的银环蛇,在阶梯旁游弋,吓得我赶快跑进房间,放下热水瓶,拿起一杆方竹,跑到银环蛇的附近,狠狠地敲打,不一会儿,那条蛇就一命呜呼了。我听老表说过,毒蛇是不能随便扔掉,需要深埋到人迹罕至的地方,防止毒蛇骨殖中的毒液伤及无辜。于是,我就找了住房墙角的一个隐秘之处,将毒蛇埋了进去。而,那根方竹拐杖也因用力过猛,被粉碎一尽。此后,我再次寻觅类似的方竹,却始终不能获得,只能怏怏地抱憾了。此后,我将此事讲给他人听,有人直接对我说,你这是破坏环保,伤及珍稀生物,我听后,惊诧莫名。当年,遇到蛇害,就不能打死,任其伤人。难不成因为打死一条毒蛇,竟然成了破坏绿色环保,伤害珍稀生物了。
2018年,在台湾游的最后一年,我与老伴同游宝岛台湾。行前三个多月,参加大学同学会的聚会。我独自提拎了数十瓶白酒、红酒和饮料,结果负荷过重,造成脊椎骨裂,躺在床上三个多月。由于事前早已定好了出游台湾的行程,无法改变了,只能冒险参游。儿子怕我行走不便,特意购置了一根木制拐杖,让我需要时使用。一天,到台湾中部山区参观高山族民俗区时,在大巴车上,一打开拐杖,立时,警声大作,响声不停,吓得全车人大惊失色。由于我也不会使用开关,无法停止铃声的鸣叫,只能由导游将拐杖放到大巴车的行李箱里,任 其鸣叫到电力耗尽,自动停叫为止。遂后,我再也不敢携带这种电子拐杖出外旅行了,以免出现类似的尴尬场面。
大学期间,读到希腊文学,说希腊神界狮身人面的女妖斯芬克斯,要求过路人解答“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晚上用三只脚走路的动物是什么”的谜语。希腊英雄俄狄浦斯破解了斯芬克斯谜语,指出谜底就是人。早上=幼年(爬行),中午=青年(走路),傍晚=老年(用拐杖)。这里,抓住了人的三个不同时期的行走特征,得出了谜底,尤其是老年时期使用拐杖,这是非常形象,极其正确的。
拐杖,古人也叫寒筇。从寒筇的称谓,可以得出和承续一个道理,即整个社会要以高度的尊重态度,善待老年人,爱护老年人。让他们顺顺当当、安安稳稳地度过晚年。
2022年12月24日9时50分